首頁 兵法謀略 正文

兵家圣祖先軫知兵善謀

掃碼手機瀏覽

大元帥先軫知兵善謀

先軫(?~公元前627),春秋晉國人。因食邑于原(河南濟源北),故又名原軫。是我國春秋時期在戰略戰術上都有一定成就的著名軍事將領?!断那锓旨o世譜》說,先軫是晉貴族先丹術之子。他知兵善謀,頗有軍事才干。獻公時為太子重耳近臣。公元前656年,晉國發生驪姬陷害太子申生事件,重耳為避難逃離晉國,先軫與狐偃等一批近臣,跟隨重耳流亡國外,最后在秦定居。公元前637年9月,惠公夷吾去世,晉政局發生動亂。重耳在秦軍護送下,于次年初返晉即位為君,即晉文公。先軫也隨重耳回國。次年2月,被越級升任為中軍元帥,統率三軍。公元前628年冬,重耳去世,其子姬驤繼位為君,即晉襄公。次年4月,先軫率軍與秦進行了崤山之戰,全殲秦軍,俘其三帥。因姬驤將三帥釋放回秦,先軫于氣忿之中斥責了姬驤、并當面唾地。后即自悔對君無禮,在當年8月與狄軍作戰時,故意免去頭盔,沖入敵陣,戰死軍中。

重耳復國之初,楚成王出兵包圍了宋都商丘。宋向晉告急。晉是否援宋,就成為當時能否建立霸權的關鍵問題。如不出兵救援,則不僅失去宋國,也將失去其他小國對晉的信賴;如出兵援救,當時楚國實力較晉為強,且有曹、衛兩個楚的盟國隔于中間,勞師遠征,困難甚多。因而,重耳猶豫,定不下決心。先軫向重耳分析援宋的重要意義說:報答宋國在你流亡時對你所施的恩惠,解救宋國因背楚附晉而遭到的患難,樹立晉國在諸侯心目中的威信,奠定晉國建立中原霸權的基礎,全部在此一舉。重耳遂下決心,出兵援宋。

晉文公5年(公元前632年),重耳率軍南渡黃河,進攻衛、曹。用先軫之謀,首先攻占衛五鹿(河南濮陽南)為前進基地,向齊軍靠攏,以威脅不久前占領齊地谷邑(山東東陽南)的楚軍側背。這時晉中軍元帥郤縠病死,重耳升任先軫為中軍元帥,指揮全軍。先軫任統帥后,先敗衛軍,再破曹都陶丘(山東定陶南),并迫使駐谷邑的楚軍撤退回國。但楚軍仍繼續圍攻商丘,宋再次向晉求援。軫向重耳建議:讓宋國準備送晉的重禮分送秦、齊,請其出面調解,勸楚撤兵;但仍扣留曹共公不放,并將曹、衛部分土地割賜給宋。曹為楚新得盟國,衛與楚有親戚關系,楚為此必不肯同意撤兵。秦、齊國君,既喜宋之財物,又怒楚之拒絕,自然將與我通力合作,共同擊楚。重耳采納了先軫的建議。果然不出所料,秦、齊兩國均在調解被拒之后出兵助晉,使總的戰略形勢轉化為對晉有利。

城濮之戰開始,楚右軍陳、蔡所部,在晉下軍前隊猛烈沖擊和心理威懾下,人、馬均驚惶失措,迅速潰??;楚左軍申、息部隊,為晉上軍前隊的佯退所欺騙,被誘發起追擊。當接近晉上軍后隊時,已形成孤軍突擊,翼側暴露。先軫及時指揮中軍主力的精銳部隊側擊突出的楚左軍,同時令上軍后隊投入戰斗,與前隊合力反擊。在晉上、中兩軍的夾擊下,楚左軍也迅速被殲。

公元前628年,鄭文公姬捷和晉文公姬重耳先后去世。秦國乘機派孟明視率軍潛越晉境,偷襲鄭國。但因途遇鄭商人弦高,被鄭發現,知鄭有備,遂滅滑(河南偃師東南)而還。先軫認為秦是晉爭霸中原的潛在敵人,這次勞師遠征,力主出兵殲滅秦軍。于是先軫下令出兵,并聯合姜戎(晉邊境小國),在秦軍返國必經的崤山(河南陜縣東南)設伏以待。秦軍疏于戒備,中伏被殲,統軍三帥也被俘虜,“無一人得脫者”。這是我國軍事史上第一個干凈、漂亮的伏擊殲滅戰戰例。

更多信息:

本文由謀略學網整理發布,轉載請保留本文鏈接。

//www.tradeshowscentral.com/bingfa/20200492.html

大家在看

野花社区免费视频全网_欧美肥妇肥老寡妇_欧美 日韩 亚洲综合 国产_草草永久地址发布页①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