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作戰思想
在作戰指揮方面,《武備志》注重實際作戰,強調攻守方法。茅元儀在《軍資乘》中列有“戰”、“攻”、“守”三篇,主要討論實戰的要領,敘述攻城、守城作戰應采取的措施,以及所使用的武器裝備。茅元儀特別強調“戰”,整本《武備志》都是講戰爭相關事宜,之所以在《軍資乘》部分單獨列出一類,就是因為前面所言都是為實戰做準備,而此處的“戰”主要強調具體的兩軍交戰事宜。整個《軍資乘·戰》涉及范圍非常之廣,包括了軍行、渡險、赍糧、尋水、候探、烽火、鄉導、審時、布戰、料敵、應戰、涉險、入伐、受降、符契、旌旗、器械、祭祃18個小類。具體來說,戰前準備工作做足之后,進入兩軍交戰狀態,首先就是行軍,故而以其為首。渡險、赍糧、尋水,都是行軍所必須具備的常識和先期準備工作,所以僅次其后。行軍途中,交戰之前,要充分了解敵方的情況,刺探軍情,傳遞消息,找好向導,這是將戰之事。以上工作都準備好后,要觀天時,察人事,料敵布戰。如果戰前沒有充分的部署,敵人來攻,不能應對,則必會陷于敗境。一切戰略都策劃好后,還要為敵人設置障礙,畢竟戰爭是不能完全預料的事情,有險可恃才能增加勝敵的可能性。以上內容是臨敵作戰之事。如果前期準備工作充分,那么戰勝指日可待。一旦戰勝敵人,則軍隊要進入他國領土,故次之以入伐。戰勝入城后,要受降,這需要將帥了解相關的儀式,所以添加相關受降的內容。至于符契、旌旗、器械、祭祃都是古代戰爭所必備的物資,故而列于整部《軍資乘》之后。
“戰”之后為“攻”、“守”二篇。茅元儀強調實戰,這兩篇主要討論實戰要領,敘述攻城、守城作戰應采取的措施,以及相關的武器裝備。古人認為“攻者難而守者易”,相對于攻城而言,守城相對容易一些。茅元儀不同意此說,他認為攻城、守城都很不容易?!肮フ呔b然于進退,守者尺寸之難施?!弊鳛槭爻钦?,四面被圍,即便是力戰數十次,仍然無法突圍,這樣一來,則守方士氣必然低落,加之糧草難以為繼,符契、書信等難以傳達,更增加了守城的難度。如此曠日持久,士卒疲憊,夜間守備必然松懈,更增加了攻方勝利的概率。故而,非天下“至精”、“至變”、“至神”者,難以取勝。要想守城,關鍵是先將城池建設完備,合乎防御需求。務必常備各種守城裝備、后勤物資,戰時激勵士卒,約束部隊,同心協力,才能使我方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