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兵法謀略 正文

?《戰爭論》有什么關于戰爭的重要觀點和戰爭理論?

掃碼手機瀏覽

戰爭論》的軍事思想

一、戰爭觀與戰爭理論

戰爭論》首篇名為《論戰爭的性質》,集中體現了克勞塞維茨對戰爭的基本看法與思考。這一篇章不僅關注了抽象的戰爭概念,而且對戰爭的目的、手段,戰爭中的危險、勞累、情報、阻力等因素進行了探討,從基礎理論上集中論述了對戰爭問題的理解與歸納。

(一)戰爭的定義與分類

什么是戰爭?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開篇《論戰爭的性質》中就開門見山地指出:“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彼J為,交戰雙方都會在戰爭中使用暴力,并且這種暴力的使用是沒有限度的。戰爭行為的殘酷性、破壞性是由交戰國本身的社會狀態和國家間的關系所決定。戰爭絕不是孤立的行為,敵對雙方的任何一方對另一方來說都不是抽象的;戰爭也不是短促一擊的決戰行為,而是一系列連續行動的結果。戰爭的結局也不是絕對的,戰敗國往往把失敗看成是在將來的政治關系中可以得到補救的暫時的不幸,因而大大緩和了戰爭的激烈程度。

克勞塞維茨從理論上歸納出兩種戰爭形態,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一種是為了徹底打垮敵人,必須將戰爭進行到對方精疲力竭無力抵抗為止;另一種是僅僅以占領帝國邊境的一些地區為目的的戰爭,存在某些促使作戰緊張程度趨緩的客觀因素。前一種戰爭充滿暴烈性,或是力圖在政治上消滅敵人,或者是使敵人無力抵抗,被迫簽訂條約;后一種戰爭是為了占領特定的區域,或者將這些區域作為簽訂合約時的交換手段。戰爭從來不是一種孤立的行為,是一系列軍事行動構成的,其結局也是具有多面性的?,F實戰爭從孕育到終結始終存在一種背離絕對戰爭形態的傾向。

(二)戰爭的本質、目的與手段

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絕對不是孤立的社會現象,它猶如一條變色龍,每一次戰爭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千變萬化,各不相同。然而,無論戰爭具有什么樣的形態,以何種面目表現出來,歸根到底是一種政治行為。戰爭的目標正如戰爭的政治目的和戰爭的具體條件一樣,也是多變的。在克勞塞維茨看來,戰爭的目的包括消滅敵人的軍隊、占領敵人的國土、征服敵人的意志。這三個要素中,軍隊是用來保衛國土的,因此按照自然的順序應該是先消滅敵人的軍隊,然后占領敵人的國土,最終使敵人媾和。

就戰爭的手段而言,克勞塞維茨曾尖銳地指出:“戰爭無非是國家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睆倪@個意義上而言,一切戰爭都可看作政治行為?!皯馉幉粌H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如果說戰爭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备_切地來說,政治意圖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沒有目的的手段永遠是不可想象的。作為戰爭最初動機的政治目的,既成為衡量戰爭行為應達到何種目標的尺度,又成為衡量應使用多少力量的尺度。戰爭無論就其客觀性質還是主觀性質來看,都近似賭博。

(三)戰爭理論

克勞塞維茨認為,具有相應的知識是考察戰爭的必要前提,因此指揮官不僅要從研究與思考中獲取關于戰爭的知識,更要積極地從戰爭實踐中吸取知識、總結經驗、形成戰爭的理論。在《論戰爭理論》一章中,克勞塞維茨集中關注了戰爭的諸多方面,包括軍事藝術、戰術、作戰方法、作戰的理論、戰爭準備等,具有十分寬廣的研究視野。他對于當時關于戰爭理論的研究持批判的態度,認為“這些理論只考察物質因素,但整個軍事行動卻始終離不開精神力量及其作用。這些理論只考察單方面的活動,但戰爭是雙方經常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并進一步指出理論應該是一種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規定,要消除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矛盾。

1.軍事藝術

狹義的軍事藝術是在斗爭中運用現成手段的藝術,可以稱為作戰方法;而廣義的軍事藝術還應包括一切為戰爭而存在的活動,包括建立軍隊的全部工作,如征募兵員、裝備軍隊、訓練軍隊??藙谌S茨認為,作戰方法就是部署和實施斗爭,而斗爭是由若干本身完整的單個行動所組成的,這既包括戰斗本身的部署與實施,也包括為了達到戰爭目的對這些戰斗的運用。前者是戰術,后者是戰略。用克勞塞維茨的話來說:“戰術是在戰斗中使用軍隊的學問,戰略是為了戰爭目的運用戰斗的學問?!睙o論是行軍、野營,還是舍營,這些軍隊的狀態都是展現戰斗藝術的地方,處處體現著軍事的智慧??藙谌S茨還指出,在野營和舍營時為了維持軍隊而進行的不屬于使用軍隊的活動,則既不屬于戰略,也不屬于戰術;防御工事位置的選定和安排組織則屬于戰術問題。此外,克勞塞維茨對軍隊的給養、傷病員的救護、武器裝備的補充等,也進行了討論。

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是一種人類交往的行為,他還將戰爭同技術和藝術在作用對象上進行了對比與區分。戰爭是敵我雙方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通過物質力量進行的一種較量。其中,尤其是精神力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軍事力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不容忽視。

2.方法主義

克勞塞維茨認為,為了明晰在戰爭中起著巨大作用的方法和方法主義的概念,必須在邏輯層次上有清楚的認識。他對法則、原則、規則、細則和守則、方法和方法主義對于軍事活動的價值與影響一一進行探討,并舉例說明。他指出:“戰爭,從它的最高角度來看,不是由大同小異的、處理得好壞取決于方法好壞的無數細小事件構成的,而是需要分別處理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各個重大事件構成的?!币磳ο駲C器制造東西那樣,總是按照同一方法決定戰爭計劃和戰局計劃。

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手段只有一個,就是斗爭?!辈还芏窢幍男问蕉嗝捶倍?,戰爭中產生的一切效果都必然來源于斗爭。在極為錯綜復雜的現實中也永遠如此。當然,“戰爭中的斗爭不是個人對個人的斗爭,而是一個由許多部分組成的整體”,一切軍事活動都必然直接地或間接地同戰斗有關。軍事活動的一切線索都落在戰斗上,因此確定了戰斗的部署,也就掌握了軍事活動的一切線索。戰斗手段的用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所有的戰斗手段中,克勞塞維茨指出:“消滅敵人的軍隊始終是一種比其他一切手段更為優越、更為有效的手段?!?/p>

3.批判與史例

在研究戰爭時,克勞塞維茨主張要用批判的方法,把理論應用于實際事件,從而使理論更加接近現實。通過考證歷史上可疑的事實、從原因推斷結果、對使用的手段進行檢驗,共同組成批判活動。他同時還指出,有用的理論是批判的重要基礎,并把這一認識運用到對拿破侖戰爭的研究中,通過歷史上的戰例來說明問題、認識事物、證明觀點、吸取教訓。

克勞塞維茨認為好的戰例就是好的老師,他不僅注重從自己的作戰經驗中獲得新的知識與理論,也非常重視他人的作戰經驗。在他看來,正確地運用戰爭史例直接關系到是否能正確說明和理解相關的戰爭??藙谌S茨指出:運用史例既可以很好地說明某種思想及其運用,也能夠借此證明自己的論點,還能通過對歷史上的戰例的敘述和列舉汲取某些教訓。為此,他還進一步提出了運用歷史戰例的兩條原則:一是必須詳細舉例,盡可能確切而詳盡地闡述歷史戰例;二是盡量選擇年代最近的歷史戰例,新鮮的歷史戰例一方面眾人皆知且對其研究較多,另一方面對現實的啟發意義和借鑒價值更高。

更多信息:

本文由謀略學網原創收集發布,轉載請注明鏈接。

轉載請注明地址://www.tradeshowscentral.com/bingfa/2020065743.html

大家在看

野花社区免费视频全网_欧美肥妇肥老寡妇_欧美 日韩 亚洲综合 国产_草草永久地址发布页①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