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尼的軍事思想
若米尼在其軍事理論著作中,對戰爭的規律、性質、戰略戰術、軍隊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創立了較完善的軍事理論體系。結合《戰爭藝術概論》,我們可以從戰爭的哲學和戰爭的藝術兩個方面對若米尼的軍事思想進行解讀。
一、戰爭的哲學
(一)戰爭規律可循
19世紀初葉,軍事理論家們對戰爭有無規律仍持有懷疑的態度。法國元帥莫里斯(薩克森伯爵)在其著作《幻影》一書中寫道:“戰爭是一種充滿陰影的科學,在這種陰影下,一個人在行動時是很難有把握的……所有的科學都有原理,唯有戰爭的科學獨無?!?a href="http://www.tradeshowscentral.com/yingguo/" target="_blank" id="hk-link-color">英國軍事理論家亨利·勞埃德雖然承認有軍事科學的存在,但也認為,軍事科學研究的只是軍隊準備戰爭問題,作戰問題則不成其為科學,它只是統帥天才的專長。至于軍事學術,既沒有任何規則可言,也談不上規律性。
若米尼在《戰爭藝術概論》一書中,不同意對戰爭規律的“不可知論”和“懷疑論”態度。他承認,以往那些曾就戰爭著書立說的偉大統帥和文人們并沒有給后人提供任何原理?!斑@些書中過去所寫的,只是作者想象的一些片斷,其內容通常是戰術中的一些最次要的細節,而戰術則為戰爭中唯一無一定規律可循的部分”。然而戰爭作為人類的一種社會活動形式,“的確有幾條為數不多的基本原理,若是違反了它們,就一定會發生危險;若是能好好地運用它們,則差不多總是可以成功的”。在通過對從羅馬名將愷撒到法軍統帥拿破侖等人所進行的著名戰例研究之后,他更加堅定地相信:“戰爭藝術是永遠存在著的,尤其是戰略,不論是在愷撒時代,還是在拿破侖時代,都是一樣的?!敝皇强上н@種存在于古今名將頭腦里的東西,還只是些個人的戰爭經驗,尚未被以往的軍事理論家充分總結出來。若米尼認為,自己是第一個對一般戰爭原則的存在及這些原則在戰略上對戰爭區各種局勢的應用進行論證的人。誠然,關于戰爭的理論,不能像精確的數學計算那樣,來教會每一個人在所有各種可能的情形中,應該如何行動。但戰爭的規律可以告訴人們,哪些錯誤是必須加以避免的?!斑@類規律若被一位指揮著一支英勇部隊的將領所掌握,那么它們就能成為奪取勝利的可靠保證”。
那么,若米尼所認定的戰爭規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從《戰爭藝術概論》所強調的內容看,它主要包括:全部戰爭的鎖鑰在于集中主力,攻擊敵軍一翼或一點;進攻是一種最積極的戰斗類型,而防御則是為在適當時機轉入進攻所采取的臨時待機行動;克敵制勝的唯一方法是交戰;為了取勝,必須堅決把主力投到決定點上,力求對敵翼側采取迂回包圍,同時對正面進行突擊;在無法對敵翼側迂回包圍時,則堅決從正面突破,將敵分割成幾個部分然后各個擊破;初戰獲勝后,應適時轉入堅決連續的追擊,力求全殲或徹底打垮敵人;等等。
若米尼強調戰爭有規律可循,重視掌握戰爭法則對奪取勝利的重要指導意義,但他并沒有因此走向另一個極端——將戰爭理論絕對化。他特別反對普魯士軍事理論家比洛的所謂“戰爭體系”觀念。因為這種體系就像烹飪家的菜譜一樣包羅萬象,對一切軍事問題都有嚴格的硬性規定。在他看來,“戰爭遠非是一門精確的科學,而是一出令人恐怖、充滿激情的戲劇,雖然這出戲劇只能遵循三四條共同原則,但其結果卻取決于大量錯綜復雜的精神因素和物質因素?!彼?,成熟的戰爭理論不能帶有學究氣,不能下絕對化的公式,從而給最偉大統帥的天才套上枷鎖。它應當是一門藝術,應當只是言簡意賅地指出某些基本原理,使一個最偉大的天才在對于戰爭的一般指導中,能有最大的自由,而不受一些固執規則的束縛。它甚至能促進天才的發揮,提高天才對自己靈感思想的信心。
在軍事理論的發展上,若米尼一方面認為戰略是服從于實證科學公理的教條式規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軍事技術上的新發明,使軍隊已有可能在組織、武器,甚至戰術上進行一場大革命。唯一不變的東西只有戰略,從西庇阿和愷撒,直至腓特烈、彼得大帝和拿破侖時代,戰略原則都是一樣的,因為它們不受自然條件、武器性質和軍隊編制的影響。但另一方面,他更強調戰爭藝術并沒有達到一步也不需要再向前發展的程度。在太陽底下,盡善盡美的東西是沒有的!若米尼認為,就是組成一個由卡爾大公或惠靈頓領導的委員會,讓這個世紀的所有在戰略戰術方面的名流,以及最高明的工兵和炮兵將軍都參加這個委員會,也不能使這個委員會創造出一套對所有軍事領域,尤其對戰術是完美、絕對和不變的理論。這種有些相互矛盾的理論認識,反映出若米尼仍然難以完全擺脫舊思想的束縛,也反映了他在軍事理論上勇于破舊立新的基本態度。
(二)培養尚武精神
若米尼在探索戰爭規律的同時,也認識到尚武精神在戰爭中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培養人們的勇敢精神,同樣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若米尼指出:“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培養人民的尚武精神,那么它為建設軍隊而采取的一切最好的措施也都將是徒勞的?!彼e例說,羅馬人應把國家的強盛歸功于人民的勇敢精神和尚武精神;可惜后來他們喪失了這種美德,不再以服兵役為光榮義務,而把服兵役的義務交給外籍雇傭兵,于是羅馬帝國的衰亡也就不可避免了。若米尼特別指出:“假使在一個國家里,那些犧牲生命、健康和財產去保衛祖國的勇士們,還不如那些包稅者和交易所的生意人受到尊重,那么這個國家就是非??杀?!”為此,一個英明的政府應當采取以下措施來培養人民的尚武精神:一是使軍隊受到普遍的尊重和關懷。政府應當在平時就時刻關注軍隊的建設,健全預備兵制度;發展武器裝備,儲備作戰物資;按高標準搞好軍隊的教育訓練;尊重和扶持軍事方面的人才等。二是保證那些曾為國家服役的人,具有優越的職業保障。若米尼列舉了埃及中世紀的近衛兵和土耳其帝國的精兵,他們都樹立了終身服役的思想;俄國、英國都規定軍人的服役期限不得少于25年;古羅馬法律規定,必須在軍團服役滿10年者,才有權轉任文職。這都是保持旺盛士氣的一種較好的方法。軍人即使離開軍隊,政策也應當保證他們有優先候補官員空缺的權利??傊?,“不論國家實行什么制度,作為一個英明的政府,其一貫的宗旨應該是:提高軍職的地位,以培養居民的光榮感和英勇精神。否則,這個政府就可能受到子孫后代的譴責,就可能使國家遭到拜占庭帝國的命運”。
若米尼還認為,僅在民眾中提倡尚武精神是不夠的,必須在軍隊中鼓勵尚武精神。如果軍隊本身缺乏這種精神,那么即使公民尊重軍人,即使提高作為公民義務的服兵役者地位,也不可能在實際中帶來好處,倒很可能致使國家的軍隊成為一支人數眾多,但卻沒有價值的警察部隊。
那么,如何在軍隊中鼓勵尚武精神呢?若米尼提出:其一,軍人要具有自我犧牲、英勇精神和責任感。必須使軍人堅信,自我犧牲精神、英勇精神和責任感都是美德。如果沒有這種美德,任何軍隊都不會受到尊重,都不可能得到榮譽。必須使人人都懂得,在失敗時堅定不移,比在勝利時精神振奮更可貴。因為在強大敵人的攻擊之下,需要有英雄主義精神,才能完成艱難的退卻,并給敵人以頑強的抵抗,而不至于造成混亂。
其二,軍隊要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平時就應當使軍隊受到艱苦的鍛煉,使軍隊永遠具有并保持壓倒敵人的優勢,提高軍隊對偉大功勛的榮譽感。若米尼舉例認為羅馬軍團衰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嬌生慣養。早年羅馬士兵在非洲的烈日下作戰,都不覺得穿戴甲胄疲勞,所以令人生畏??墒呛髞砹_馬士兵在日耳曼和高盧的涼爽氣候下都覺得甲胄太重,于是羅馬帝國的末日也就來臨了。
其三,要嚴明軍隊的紀律。必須在平時就養成維持秩序的良好習慣,嚴格執行紀律條令,以避免戰時的驚慌失措和恐懼。即使出現這種現象時,也能迅速恢復秩序。如果沒有紀律和秩序作保證,在惡劣的環境下,士兵就會各自逃生,自保性命而忘記團體,結果只能是潰不成軍。若米尼指出:“一致可以產生力量,秩序可以保證一致,而紀律又是秩序的先導。如果沒有紀律和秩序,是絕不可能取勝的?!?/p>
其四,對敵人的力量絕不可以過分輕視。如果不了解敵情我情,盲目自大,一遇到敵人頑強抵抗,己方軍隊的士氣就可能動搖。
(三)將帥成才之道
若米尼撰寫并翻譯《戰爭藝術概論》的初衷之一是將其作為俄國皇太子的軍事教材,因此書中專辟有“軍隊統帥和高級作戰領率機關”一節,對將帥在戰爭中的作用及其培養選拔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若米尼在論述影響戰爭勝敗的其他因素時認為:“與人民攸關的戰爭起因,和具有常勝威名的統帥,這是鼓勵軍隊士氣,并促使軍隊取勝的強大武器?!辈⒄J為,作戰雙方軍隊司令官的積極性和無畏精神,也是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他指出:“一支精銳的軍隊,在才能平庸的司令官指揮之下,能夠創造出奇跡。而一支并非精良的軍隊,在一位偉大的統帥指揮之下,也能創造出同樣的奇跡。但是如果總司令官的超人才能還能再加上精兵,就一定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跡?!彼€認為:“一個統帥高超的指揮藝術,無疑是勝利的最可靠的保證之一,尤其是在交戰雙方的其他條件都完全相等時,更是如此?!?/p>
若米尼特別強調將帥選拔對作戰的極端重要性,指出:“假使統帥的機智是取得勝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就不難理解,對統帥的選擇,是國家管理科學中最復雜的問題之一,也是國家軍事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痹谌裘啄峥磥?,統帥的才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善于審時度勢和計劃行動,另一方面是善于親自使行動計劃付諸實施,直到成功。但他又強調,選用高級統帥,最主要的還是看個人的素質和品性。他認為,軍隊總司令最主要的素質及條件應是:
其一,頑強的性格。軍隊總司令必須具有頑強的性格和勇敢的精神,能夠做出偉大的決定,遇事冷靜沉著,或具有體魄上的勇氣,不懼怕任何危險。
其二,良好的品性。軍隊總司令應是一個勇敢、正義、堅定和公正的人,能夠尊重而不忌妒別人的功績,并能利用這些功績來增加自己的光彩。
其三,精通戰爭理論并具有實際指揮能力。他認為,學問素養對軍隊統帥的指揮藝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這里所說的“學問素養”主要是指與統帥的職業和任務有關的知識。在其他條件完全相等的情況下,一個出身于參謀、炮兵或工兵,并指揮過師、軍的將軍,確實比一個僅熟悉一個兵種或專業的人更適合于擔任軍隊統帥。但也不應該一談學問,就認為應該博學。事實上知道得少而精,特別是深刻而透徹地掌握軍事指導原則更為重要。
若米尼認為,一位優秀的戰略家是有資格做一個良好的參謀長的,但是一個總司令卻需要有更嚴格的條件。他必須有高尚的人格、無比的精力和經得起考驗的品性。當找不到一個屢經考驗的確富有天才的偉大統帥時,最好是找一個在戰爭實踐中確經考驗的勇敢沉著的將軍擔任軍隊的指揮,并指派一個具有高度能力和坦率誠懇性格并善于協作的人擔任參謀長,組織軍隊的統帥部。盡管這種雙重指揮不能同弗里德里希一世、拿破侖或蘇沃洛夫的指揮相提并論,但在沒人能具備偉大統帥全部軍事天才的情況下,這可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若米尼還認為,如果將帥是一個軍事天才,那么即使他們部下和僚屬的能力都不算太好,他仍然還有獲得決定性勝利的希望。然而,真正偉大的將帥又不可能是很多的,加之選拔將帥的困難,因而有必要組織一個良好的參謀班子,來彌補將帥在某些方面的缺欠,并輔助將帥履行職責。他指出,幕僚就是主將的輔佐,所以他們對于作戰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幕僚組織,是一種最有用的軍事組織。
二、戰爭的藝術
(一)戰略是進行戰爭的藝術
若米尼的《戰爭藝術概論》不是一部對戰爭問題進行全面闡述的著作,其理論分析的重點是戰略戰術問題。他借助于對歷史上許多重大戰例的深刻研究,特別是從拿破侖戰爭中所體現出的高超戰爭藝術,大膽、鮮明地提出了許多至今仍為人們所奉行的戰略戰術原則。1862年美國西點軍校翻譯《戰爭藝術概論》,譯者就曾建議那些首次看到這本書的作者,可以從第3章《戰略》讀起,一直讀完《補編(二)》,然后再回頭讀第1章和第2章。這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若米尼的在《戰爭藝術概論》中提出的戰略戰術。
若米尼認為,戰略是在地圖上進行戰爭的藝術,是研究整個戰爭區的藝術,是為入侵別國或保衛本國而在戰場上指揮大軍的藝術,是把一支軍隊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戰爭區或作戰地區的決定點上的藝術。一句話,戰略是進行戰爭的藝術。各國軍隊統帥在制訂戰略計劃時,應當考慮到作戰地區的決定點與目標點、作戰正面與戰略正面、補給與作戰、要塞與戰略、野戰筑城與戰略等各方面的關系,尤其要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一是采取各種措施集中兵力去攻擊敵人。若米尼通過對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侖等名將作戰經歷的研究,發現一個他們大獲全勝的秘密,“這個秘密實在很簡單,就是集中他的主力去攻擊敵人的一翼而已”。為此,在進攻行動中,要強調運用戰略計謀逐次將軍隊主力投入戰爭區的要點,并盡可能投向敵人的交通線;實施機動,使主力部隊僅投入對敵軍部分部隊的作戰;交戰時,應以同樣方法,利用戰術機動,把主力用于戰場的決定點上,或用于攻占敵軍戰線上的要點;在戰斗行動中,應使主力不僅都用于決定點上,而且能在決定點上頑強一致地投入戰斗,從而達到同時奮戰取得勝利的目的。在防御作戰中,集中兵力的原則同樣不可忽視。若米尼主張在任何戰略防線上都應確定作戰點,以便在敵軍越過我方戰略正面時,集中優勢兵力予以抵抗。而對次要的點,要敢于使用少量輔助部隊“憑險,即依托堅固工事或江河進行防守,直至決戰已經過去,或敵軍主力已被擊敗為止”。如果敵軍分散他們的兵力,企圖切斷守軍的退路時,守軍就應集中兵力,以眾擊寡,將敵軍各個擊破。
二是為了達到集中兵力的目的,應當正確選擇作戰戰線的方向。若米尼認為,一般說來,每一條戰線都可以分成左、右兩個極端和一個中央,“在這三個方向當中,總有一個方向是對我方到達既定重要目標最為有利的,有一個方向是次有利的,而另一個方向則是最不利的”?!霸诿鞔_了這一目標與敵人陣地之間以及這一目標與地理上各點之間的關系之后,有關戰略機動和戰術機動的每個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決定向右、向左或是向正前方機動”。對作戰線方向的選擇,不僅取決于當地的地理形勢,也取決于敵人的兵力配置狀況。人們對此所應當奉行的基本原則是,作戰線的方向通常只能指向敵軍中央或兩翼之一。除非在兵力上占絕對的優勢,才可以同時對敵軍的正面和兩翼采取行動。否則,在任何情況下,假使對敵軍正面和翼側同時采取行動,那就是犯了極大的錯誤。具體說來,假使敵軍兵力分散,防御正面較寬,那么作戰線的最好方向是指向敵軍中央;在其他情況下,作戰線方向就應該指向敵人的一翼,進而指向敵人的背后。因為對敵翼側沖擊只需要與部分敵軍交戰,還會給敵軍造成背后被攻破的威脅,獲取較為輝煌的戰果。而攻擊敵軍中央,往往會被增援的敵軍兩翼所夾擊。為了防止敵人事先可能會預料到我軍必將攻擊它的某一翼,除了加強保密以外,還可采取向一翼佯攻,同時向中央或另一翼實施真正進攻,以奇襲來獲得勝利的辦法。
三是適時進行攻防轉換。若米尼認為,在作戰的基本形式中,進攻和防御都是必不可少的。盡管進攻的有利方面是主要的,但將領也不可能為之刻意保持攻勢。采取進攻和防御取決于當時的形勢條件,如果說以進攻開始的戰局不會轉入防御,那是令人絕對不可置信的。戰爭藝術的實質在于把主力用到決定點上,而運用這一原理的首要手段就是適時采取進攻或防御行動,奪取主動權。很明顯,“一個將領的最大才智,就是善于交替運用這兩種作戰體系,特別是善于在防御交戰最激烈的時刻重新奪取主動權”。
(二)戰術是指揮交戰的藝術
若米尼認為,戰術分大戰術和交戰兩個層次?!按髴鹦g是巧妙組織和指揮交戰的一種藝術”。大戰術的基本原則同戰略的基本原則一樣,就是善于把握有利時機,把自己的主力用到戰場上能決定勝利的要點上,并指揮步兵、騎兵、炮兵這三個兵種同時為促成勝利協調一致地行動。舉凡戰斗中選擇陣地和防線,戰斗中采取攻勢防御,決定攻擊敵人防線時的戰斗隊形和機動樣式,兩軍遭遇交戰和不預期交戰,對配置在野外的敵軍的突然襲擊,指揮投入戰斗的號令,對陣地和營壘的攻擊等,都是大戰術應當研究的內容。
若米尼還指出,戰術是具體指揮戰斗的藝術,是指揮師或獨立支隊獨立作戰的藝術,是在決定性的時機對決定點使用主力投入戰斗的藝術,是在作戰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配置和使用兵力的藝術。然而,由于戰斗中各種各樣的因素都對其具有影響作用,戰斗進程呈現出極富戲劇化的色彩,使戰術的原則較為難于總結并善于變化。
依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若米尼分別對鉗制攻擊、渡河、退卻和追擊、登陸作戰等情形下的軍事行動,提出了一系列不可忽視的注意事項,還對步兵、騎兵、炮兵等不同兵種的運用原則及其相互之間的配合使用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1.積極進攻和防御的戰術
若米尼對進攻和防御各自的類型、利弊等問題做了較為有益的探討。他認為,一旦決定要進行戰爭,首先必須確定的問題就是,采取進攻行動還是采取防御行動。
若米尼首先探討了進攻,認為進攻可分為三種類型:進攻敵國的全部領土或大部分領土的入侵戰爭;只進攻敵國一個省或一個有限防線的普通進攻;只進攻敵軍某個陣地、只限于一次作戰的主動行動。繼而若米尼又結合這三種類型分別從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分析了進攻的利弊。他認為,從政治上看,進攻總是有利的,因為它可把戰禍帶到敵國領土,使本國免遭戰爭破壞,減少敵方的資源和增加自己的資源,提高己方的士氣并打擊敵軍的士氣。但進攻有時也會激起敵人的抵抗怒火,尤其是維系對方國家命運時更是如此。從軍事上看,進攻則有利又有弊。在戰略方面,如果進攻達到入侵戰爭的程度,使己方作戰線伸入敵方領土則總是危險的。在敵國境內的山、河、隘路和要塞等一切障礙,總是有利于防御而不利于進攻的;當地居民及其國家當局也不會任入侵者擺布而當馴服工具的。不過,假使進攻獲得成功,就能直接打擊敵人的心臟,剝奪其軍事資源,從而促使戰爭早日結束。
如果所采取的是為爭取主權而實施的進攻,則進攻總是有利的。實際上,戰爭藝術就在于把主力用到決定點上,從而奪得主動權。顯然,誰奪得主動權,誰就能明確了解自己的行動和目標,誰就能率主力到達應實施突擊的地方;反之,誰只等待進攻,誰就會被動。因為敵人可能將其各個擊破,而它則不知敵人將從哪里進攻,也找不到合適的防御方法。在戰術方面,進攻雖然也比較有利,但又不及戰略方面。因為作戰的地域不會很大,所以即使奪得主動權,也不能完全隱蔽自己的行動,而敵方則可迅速發現我方行動,并立即使用強大的預備隊預防危險。此外,攻方為達到敵人防線,總要越過當地許多不利的地形障礙,這就致使攻防的利弊幾乎完全相當。
無論在政治和軍事戰略方面進攻如何有利,但不可能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一直保持攻勢。于是,若米尼又由此轉入了對防御的探討,并側重論述了積極防御和消極防御的問題。
防御也是既有利又有弊。一般說來,守方總是處于不利的地位。它往往難以判斷敵人究竟采取什么樣的攻勢行動,會從哪些方向進攻,自己相應采用什么樣的應敵之策等,因而難免備多力分,常常被敵人所擊敗。但是,防御戰爭,如果經周密計劃,不走極端,那么也有其有利的一面。若米尼指出:“防御通??煞譃閮煞N:一種是惰性防御,或稱消極防御;另一種是積極防御,即同時也要實施突然進攻的防御。消極防御總是極為有害的,而積極防御則能取得巨大成功?!痹谒磥?,一支軍隊只有在遭到失敗,或敵人在兵力上占過大優勢時,才可采取消極防御。但在這種防御中,應在地形掩護下,利用天然和人工障礙,盡量設法恢復均勢,并加強一切能抵抗敵人的障礙。而被迫采取防御的指揮官則必須明確,絕不能采取單純的消極防御,絕不能在固定的點上停留不動,靜待敵方的打擊。反之,它應使自己的作戰行動加倍活躍,并爭取主動,利用一切機會攻擊敵人的弱點。若米尼還從實施戰略戰術防御和進攻的可能性上分析,從戰略上看,誰把主力用于決定勝負的關鍵點上,對敵實施突擊,誰就能奪取主動權,處于極大的優勢。反之,誰在陣地上等待敵人進攻,誰就往往遭到出其不意的攻擊,受到敵人行動的左右,處處陷于被動。
從戰術上看,進攻不如防守有利,攻防的利弊幾乎是均衡的。因為此時的作戰地域沒有那么大,主動進攻者無法隱蔽自己的行動,而守方軍隊卻能及時發現攻方軍隊的行動,并用精銳的預備隊立即進行調整補充。此外,還由于進攻者必須克服一些地形障礙,方能到達守方陣地,也將大大增加攻方進攻的阻力。
若米尼由此闡述說,許多最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證明了一條更重要的真理:“任何一支軍隊,假使它只在陣地上不動,專等敵人進攻,那么久而久之它終究會被敵人擊潰;反之,假使它能充分利用防御的長處,把攻方的優勢變為它的優勢,那么它就有希望取得最大的勝利?!币晃粚④娂偈瓜駛€木頭人,專等敵人進攻,只在陣地上英勇抵抗,別無任何主見,他就終將被敵人擊敗。而另一位將軍,則在等待敵人進攻時,采取大膽機動,并靠進攻行動將主力用于最重要的點上,就能取得精神上的優勢。
總之,“一個將領的最大才智,就是善于交替運用這兩種作戰體系,特別是善于在防御交戰最激烈的時刻重新奪取主動權”?!耙粋€將領在交戰中,不論采取進攻還是防御,都可能同樣獲得成功。但是,為了取得成功,他必須……不限于消極防御,而善于及時轉守為攻”。
2.兵種的單獨和聯合使用
步兵、騎兵和炮兵在戰斗中分別有自己的運用原則。從原則上說,最好的進攻部署應當具有機動性、堅忍性和攻擊力;而最好的防御部署也要求具有堅忍性,同時還要有最大可能的火力。
步兵是主要兵種,這一點毋庸置疑。步兵必須得到騎兵和炮兵的強有力支援才能取勝。沒有它們的協助,步兵常常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即使取得勝利,也只能是一半的勝利。騎兵的主要優點在于它的快速性、機動性和迅猛性,它的主要使命是準備或奪取勝利,擴展戰果,迅速支援受威脅的地點,去擊潰陷入混亂的敵人步兵,以及掩護步兵和炮兵退卻,也可以發動對敵人騎兵的總攻擊,把它們趕出戰場,而后返回,以便更加自如地對敵人的步兵實施突擊。騎兵可以攻擊敵軍兩翼和后方,使其主將喪失果斷的判斷力,可以收到民眾起義所能產生的幾乎一切良好效果。炮兵是一個可怕的進攻兵種,同時也是一個可怕的防御兵種。作為進攻手段,一支強大的、運用巧妙的炮兵部隊能夠摧毀并動搖敵軍戰線,進而有助于攻擊部隊的突破。作為防御的一方,炮兵部隊能使陣地的實力成倍增長,這不僅因為它能從遠處對敵人造成傷亡,從遠處給敵人沖擊部隊以精神上的震撼,而且還因為在以陣地為中心的局部防御中,或在霰彈射程的范圍內,它都能發揮重大的作用。炮兵在攻擊和防守要塞與筑壘兵營時同樣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為炮兵是近代防御工事的靈魂。一支由上述三個兵種組成的軍隊,其指揮官應“根據地形條件,我方目標,以及假想的敵方目標配置各個兵種,并根據每個兵種的特點協調其同時行動,務必使其相互支援和配合,這就是戰爭藝術所能提出的建議。一個高級軍官,只有通過對歷次戰爭進行研究,尤其是通過作戰實踐,才能真正懂得上述概念,也才能具有適時地使用三個兵種的敏銳眼力”。
若米尼還著重指出,戰術方面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擇最適合于達成既定目標的戰斗隊形。此后,當大部分兵力在現地采取局部行動時,其行動方法可能表現為:騎兵的適時沖擊;強大的炮兵部隊能最適時的配置并展開(解除偽裝);實施神速進攻的步兵縱隊或成展開隊形的師堅定沉著地以致命火力殺傷敵人;從翼側和后方威脅敵人的戰術運動,以及以任何其他的機動而動搖敵人的軍心。盡管上述一切行動在不同的情況下都可以促成勝利的到來,但要確定什么時候應當側重采取哪種行動,仍將是十分困難的事。
(三)戰爭勤務是軍隊移動的藝術
戰爭勤務實際上是關于戰爭準備的科學,是保障戰略和戰術使用的,也可以說是軍隊移動的應用藝術。戰爭勤務包括所有關于軍隊運動以及與之有關的一切事項。它主要由司令部來承擔,包括一切有利于完成初期作戰計劃的措施;擬訂行軍和攻擊的部署;保證軍隊完成集結后,能準確地、全建制地實施運動,同時采取偵察和隱蔽的各種常見措施;在軍隊行進時,采取措施防止道路堵塞;隨著軍隊的前進或遠離基地,根據良好的戰爭勤務準則組織作戰線和兵站線。
此外,對敵方地形、道路等情況和敵軍行動的偵察,指揮信號通過各種手段的傳遞,也是戰爭勤務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戰爭中實施機動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無疑是在下達命令之前,必須切實掌握敵人行動的情報。有五種可判斷敵軍行動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建立一個完善的花費巨大的間諜網;第二種方法是由精干的軍官和輕裝部隊進行偵察;第三種方法是通過審訊戰俘獲取情報;第四種方法是根據兩個不同的基地進行最大可能的推測;第五種方法,就是信號法,雖然這種方法主要用來發現敵人,而不是為了弄清他們的意圖,但仍然可以將之列入上述方法的范疇。而真要詳細掌握敵軍的內部情報,最可靠的方法莫過于間諜活動。
戰爭的哲學和戰爭的藝術是若米尼軍事思想的核心觀點。今天,若米尼軍事理論的大量具體內容早已過時,但有一句名言是永遠閃光的。他說:“今天絕不可說戰爭藝術已經發展到盡善盡美,不會再有進步,要知道,在太陽光下沒有一樣東西是完美無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