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德國在征服歐洲大部分國家后,為了消滅社會主義的蘇聯,迫使英國最后放棄兩線夾擊德國的希望,向其投降,就制定了滅亡蘇聯的“巴巴羅莎”計劃。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德國法西斯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動了大規模的全線進攻。德國及其仆從國芬、羅、匈等國共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迫擊炮、193艘艦艇,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余公里的戰線上展開攻勢。清晨5時半,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向蘇聯外長莫洛托夫遞交了宣戰書,接著芬、羅、匈等國政府也向蘇聯宣戰。按照“巴巴羅莎”計劃,德軍分三路進攻蘇聯,北方德軍集群的目標是攻占列寧格勒,中央德軍集群的目標是攻占莫斯科,南方德軍集群的目標是攻占基輔。蘇德戰爭爆發前夕,蘇軍在前線布置了將近170個師的兵力,但由于戰備命令下達很晚,許多部隊沒有來得及作好戰備工作,使蘇軍在戰爭初期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戰爭第一天,蘇軍有66個機場、1200架飛機被德機擊毀。6月22日晚9時15分,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命令蘇軍各部隊,必須組織堅決的反擊,消滅入侵之敵。7月1日北路德軍占領里加。6月28日,中路德軍占領明斯克。6月29日,南路德軍突入日托米爾。至7月上旬,在德軍強大攻勢下,蘇軍被迫向內地退卻。德軍向蘇聯內地推進了300-600公里。蘇軍的28個師被擊潰、70個師受到重創,200個以上的燃料、武器、彈藥倉庫淪入敵手。但由于蘇軍的頑強作戰、英勇抵抗,德軍也損失了 10萬人、1000架飛機、1000余輛坦克。蘇聯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最艱苦的戰略退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