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
(任才著,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64萬字)(上、下)
★1937年7月8日,中共向全國通電:天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大聲疾呼,為拯救中華,國共兩黨必須親密合作。
★此地汗牛充棟,古來賢豪成大功立大業者,率從學問砥礪中來。
★任光,與冼星海齊名的著名音樂家,抗戰前在新加坡百代公司任職,抗戰爆發,他毅然拋棄了優越的生活,跟隨葉挺加入新四軍,在革命隊伍中,他創作了大量思想性藝術性很強的歌曲,包括:《漁光曲》、《迷途的羔羊》、《打回老家去》、《大刀進行曲》等。
皖南事變前,葉挺曾決定任光夫婦離開皖南,可任光堅決地說:“新四軍抗戰需要歌曲,我的音樂離不開新四軍?!?/p>
1941年1月12日,任光被國民黨炮火擊中,一個國民黨士兵問他“你是什么人?”“我是《漁光曲》作者任光”。士兵立即脫下帽子,向任光深深地鞠了一躬,轉身走了。
任光犧牲了,葉挺悲痛地說:“一顆音樂巨星隕落了”。
★唯物哲學承認物質的存在,不承認精神的存在,因此,唯物哲學等于狗;唯心哲學,它只承認精神的存在,不承認物質的存在,因此,唯心哲學等于鬼。唯生哲學,既承認物質,又承認精神的存在,因此,唯生哲學等于人。狗、鬼、人。
★鹽城后成為新四軍軍部,一時間,鹽城成了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向往的地方,鄒韜奮、范長江、賀綠汀、阿英、何士德、孟波、馮定、呂振羽、孫治方、丘東平等杰出的文化界人士紛紛來到鹽城。
鹽城成立了抗大分校、魯迅藝術學院、蘇北文協、江淮大學、醫科大學、《江淮日報》、大眾劇院、大眾書店、文工團和印刷廠……
★陳毅送一首唐朝杜牧的《題烏江亭》詩與你(彭雪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p>
★1939年5月,葉飛的老六團奉陳毅之命,以江南義勇軍名義,東進蘇常太地區,經血戰黃土塘、夜襲滸墅關、火燒虹橋機場等數十次戰斗,打開了東路抗戰局面。
同年9月,他們奉命撤至揚中開辟新戰場。故事就從這里開始,當時有36個傷員不能隨部隊轉移,他們被留在霧靄籠罩的陽澄湖邊養傷。中共常熟縣委書記李建模,將他們安置在橫川、心涇、陸巷、張家浜間一片密密叢叢的蘆葦蕩中。
他們在老六團作戰參謀夏光(即滬劇《蘆蕩火種》、京劇《沙家浜》中郭建光原型)的領導下,堅持在蘆葦蕩里一邊養傷一邊與日寇斗爭,粉碎了日寇一次次掃蕩,他們如革命的種子,在強大的日偽頑包圍下發動群眾,堅持斗爭,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歌。
★劉少奇在新四軍工作期間,寫下了《論共產黨員修養》、《人為什么犯錯誤》、《人的階級性》、《論抗日民主政權》、《論黨風斗爭》。
★是個性格豪爽,對黨忠心耿耿、意志堅定,有“泰山崩于面前色不變,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的氣慨。
是個外貌文質彬彬,實則柔中有剛,堅定、沉著、作風正派,工作耐心細致,善于團結同志的干部。
是個性格沉靜,有計謀,擅長做管理工作的干部。
★1947年1月新四軍番號取消。
(1995年5月22日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