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精神
有什么不如有精神,缺什么不能缺精神。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里頭出來的?!比擞辛司?,就有了動力。精神飽滿到什么程度,工作的動力就大到什么程度;精神昂揚到什么程度,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勇氣就強大到什么程度。精神萎靡不振,是不可能有什么追求、也不可能有什么動力的。領導干部只有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才能充分激發自身潛能、智慧和才干,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天地日月星,人活精氣神。精氣神是一個人的豐富情感、堅強意志、高尚靈魂和人格魅力的集中體現,對領導干部來說,精氣神折射出的是政治信仰、品格修養、人生態度,反映的是共產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領導干部要自覺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宗旨意識,固本培元、補鈣壯骨,不斷增強責任感、提振精氣神,關鍵時刻敢于擔當、無所畏懼、不屈不撓、甘于奉獻。敬業才能有事業。敬事而信,敬業樂群。把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定會收獲更有價值的人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領導干部提振工作精氣神,就要從敬業樂業入手,從個人的精神狀態、做事心態和工作姿態入手,帶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積極向上的干事創業氛圍,激發、帶領廣大干部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精神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如果說,身體高度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生理特征,那么“精神高度”彰顯的則是一個人的心理狀況和精神內涵。身體高度難以提升,“精神高度”卻大有提升的空間。時代楷模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他的精神是那樣偉岸和崇高。領導干部要見賢思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自然會受群眾擁戴、被群眾贊揚,在服務群眾中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
不能掌握生命的長度,但能拓展生命的寬度。長度是指一個人的壽命,寬度是指生命的價值。焦裕祿帶領群眾同嚴重的自然災害作斗爭,一直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楊善洲不到省城安享晚年,走進荒山種樹,最后無償獻給國家一片森林……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先進模范,也許他們的生命長度有限,但他們生命的寬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領導干部生命的寬度不是體現在職務的高低上,而是體現在為黨和人民做了多少貢獻,干了幾件實事好事上。要在有限的工作時間里,帶頭做只爭朝夕的行動者,做腳踏實地的實干家,用實干和努力去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壞牌。決定輸贏的不完全是“牌”的好壞,用什么樣的方法方式“出牌”也很關鍵。職務就是組織最大的信任,崗位就是人民群眾的委托,無論什么崗位,干好工作都是天經地義。老一輩革命家說,“共產黨員的革命氣概,應該是充分估計困難,而且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是挺起腰桿前進”。新時代的領導干部,要有擔當負責的勇氣,在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中努力開創事業新篇章。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寬度。雷鋒的生命長度雖然有限,但是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卻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成為一代一代人學習的榜樣和楷模。犧牲在扶貧一線的黃文秀、犧牲在救火一線的四川木里31勇士,等等,他們的生命定格在青春歲月,但他們的精神將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領導干部要讓生命更有意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實惠,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為人民服務中創造無限的價值。人生的價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么?!薄坝械娜嘶钪?,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惫伯a黨的官不是一種身份、一種待遇、一種榮耀,而是一份責任、一份奉獻、一份付出。領導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貢獻,不斷提升個人的理想追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帶頭做甘于奉獻的“老黃?!?。
干事創業,精氣神最寶責:戰勝困難,信心態度最關鍵。古人云:“心衰則志衰,志衰則不達?!眰€人的精氣神如何,直接影響到工作的質量和成效,甚至關乎事業的興衰成敗。積極的心態、堅定的信心,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之源。新時代,領導干部要激發好狀態、提振精氣神,以最佳狀態、最實舉措、最硬作風,最大限度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只爭朝夕、竭盡全力的狀態,用創造、用奮斗書寫新時代的精彩篇章。人是要有點精氣神的。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币粋€人的精氣神關乎形象氣度,關乎事業成敗。進入新時代,改革之路荊棘遍布、阻力重重、任務繁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只有具備攻堅克難之信念、銳意進取之勇氣、百折不撓之斗志、真抓實干之執著,切實擔當起職責使命,才能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煥發出來、提振起來,當好新時代答卷人。自信是成功的階梯。自信,是對自己能力肯定的外在表現,也是通往成功的必備條件。戰勝一切困難的前提,就是不放棄對自我能力的信任,用樂觀的態度去迎接并戰勝各種挑戰。尤其是領導干部,只有不斷增強自信心,敢于正視困難,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拿出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魄力和勇氣,迎難而上,尋求突破,才能傳遞和釋放正能量,用信心激發潛能,將“不可能”轉化為“有可能”。心態好,則一切都好。態度決定一切,也是衡量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標準。無論做什么事,態度十分重要。能力再強的人,如果態度不好,對待工作、對待他人敷衍了事、安于現狀,那于人、于事、于己都不好。有了好的態度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具有積極向上的態度。當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為官從政不可能時時事事都順順暢暢,只有時刻保持良好態度,坦然面對,積極作為,才能戰勝困難,化壓力為動力,不負人民重托,出色完成各項任務。
精神爽奮則百廢俱興,肢體怠弛則百興俱廢。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勤奮工作,是成功的鋪路石。曾國藩曾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倍璨粌H指身體的懶惰,還指精神上的懶惰。領導干部只有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銳意進取的干事激情、拼搏奉獻的頑強意志,勇于負重,大膽擔責,勤政廉政,才能無愧于人民公仆這個稱號。士氣可鼓不可泄。行軍作戰中,只能鼓舞戰斗意志,不可使士兵情緒低落。穩定軍心,方能百戰百勝。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停一棹而退千尋。當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百尺竿頭須更近一步。領導干部肩上任務更加繁重,挑戰更加嚴峻,還有很多險灘要涉、難關要闖、陡坡要爬、大坎要過,必須咬緊牙關,振奮精神,順時代大潮,乘破竹之勢,鏗鏘前行。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旺盛激情。對工作有激情,就會把工作當事業。領導干部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干其事,保持對工作的激情,發揮最大潛能和主觀能動性,把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轉化為熱忱工作的強大動力,將為人民群眾謀福利作為回報組織、回報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自覺做到在崗一分鐘、戰斗六十秒,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在熱愛中增長才干、創造業績。做新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睓憋L沐雨方得春華秋實。波瀾壯闊的中國發展史告訴我們,前進征途上的每一次勝利,哪怕極為微小,也要通過奮斗來爭取。領導干部要以坐不得、慢不得、等不得的緊迫感、責任感,追求夢想孜孜不倦、干事創業跨山越海,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
奮斗沒有終點,任何時候都是一個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毙聲r代是奮斗者的時代。領導干部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永遠葆有奮斗勇氣,時刻保持奮斗狀態,大力弘揚奮斗精神,拿出“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拼勁和“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勁,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用奮斗成就出彩人生。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有許多工作是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屬于“栽樹”性質。對于領導干部來說,這些工作通常都屬于“潛績”,而非“顯績”,很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這些“潛績”,對長遠發展、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更為重要。領導干部要有“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定力,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不片面發展,不功利發展,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奮斗不是一時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鳖I導干部要堅持不懈把奮斗精神貫徹到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全過程,不能有喘喘氣、歇歇腳的松勁,苦干實干,久久為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狠抓落實,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干好每一項工作,將美麗愿景變為美好生活。勇于歸零,破舊立新。不沉迷于過去,定期將內心清零,積極實現新的超越?!白呦骂I獎臺,一切從頭來?!睂嵺`證明,沉湎于既往的成績,會迷失自我,裹足不前,無所作為。領導干部應將學會歸零作為人生必修課,在榮譽功績面前,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堅定和行動上的自覺。以歸零心態開啟有為狀態,在新的起點上重新起航,增強動力、厚植能力、保持定力,以更高昂的熱情、更積極的狀態投身到改革開放事業中去。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為止。挖井挖一半換一個地方永遠也挖不出水。事業也是一樣,如果見異思遷、心猿意馬,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輕易地改變目標,那永遠都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對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一錘接著一錘敲,以滴水穿石、繩鋸木斷的韌勁,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事業推向前進。有目標才有方向。沒有目標,就是天大的精力也沒有發力的方向。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明確工作目標,確定工作重點,這樣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才能凝聚繼續向前的力量。只有朝著確立的目標走,努力才有方向,工作才有希望、才有動力,才能走到成功的彼岸。功夫不負有心人。千難萬難,畏難才真難。一味地害怕困難、回避矛盾,各項工作將停滯不前,最終一事無成。唯其艱難,才更顯勇毅;唯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大事難事就是一面“鏡子”,有的領導干部在“鏡子”里看到了曾經的誓言、肩上的責任、腳下的道路,于是迎難而上、風雨兼程;有的則在“鏡子”里照出了自己精神上的孱弱和內心的空虛,如不及時糾正,必將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只有直面困難,迎難而上,找準問題癥結,不畏難、不懼難,才能破解難題,推動工作順利開展。成功貴在堅持?!板浂簧?,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辈还茏鍪裁词虑?,一旦選擇了放棄,就意味著前功盡棄。領導干部任何時候都要敢啃硬骨頭、勇挑重擔,不拋棄、不放棄,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行百里者半九十,時刻牢記目標尚未達成,絕不可放慢腳步,也不能低估困難;相反,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唯有經歷百般磨礪,才可以做到百折不撓?!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薄疤觳攀前俜种攀诺暮顾影俜种坏撵`感?!睕]有辛勤付出,沒有日復一日地長期堅持,沒有精益求精地刻苦訓練,不可能到達成功的頂峰。領導干部要有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決心才能取得“真經”,把每個探索前行的過程、推動發展的過程,當成錘煉自己的過程、砥礪成長的過程,在多經事、多干事中不斷成長、成熟、成才。強化思想淬煉,夯實斗爭底氣。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領導干部在實現偉大夢想的重大斗爭考驗面前,要想保持定力不減、方寸不亂的從容氣魄,必須在思想上“補鈣壯骨”,上好學習教育的“必修課”。要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凝神聚魂,用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固本培元,不斷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全局以及辨別是非、駕馭局面的能力,從而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強化政治歷練,砥礪政治擔當。領導干部無論職級多高,所具備的政治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增長。要自覺加強政治歷練,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全過程,始終保持頭腦清醒、慧眼如炬,旗幟鮮明講政治,善于從政治上研判形勢、分析問題,自覺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堅定立場,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杜絕軟骨癥、恐懼癥、無能癥,真正做到骨頭硬、勇出擊,更好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強化實踐鍛煉,善于攻堅克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在重大斗爭中磨礪,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勢嚴峻、情況復雜的時候,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領導干部要自覺走出“溫室大棚”,敢闖深水區,勇挑千斤擔,把實踐作為最好的課堂,在重大斗爭中動真碰硬,練就扎實的斗爭本領。把精力和心思用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破難題、克難關,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主動尋找“一線戰場”,到經濟建設最前沿、脫貧攻堅第一線、作風建設最前哨去淬火磨礪,打頭陣、解難題,啃最硬的骨頭、接最燙手的山芋,在沖鋒陷陣中全面提高。
既要任勞,更要任怨。經驗告訴我們,任勞容易任怨難。相比一般人而言,領導干部肩上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不僅要付出更多的汗水,還得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對其黨性修養、能力素質、意志品質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領導干部既要“任勞”,在其位、謀其政,擔負好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更要“任怨”,耐心細致做好每項工作,受得起委屈,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群眾的“幸福指數”。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睓嗔褪秦熑?。人民賦予領導干部多大的權力,領導干部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無論身處什么層級的職位,都要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身先士卒、帶頭垂范,勤勉履職、扎實盡責,始終保持“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創造新業績,向歷史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吞下委屈,喂大格局。受得了多大的委屈,才做得了多大的事。古今多少英雄人物,都是吞下種種羞辱,喂大了格局。不能忍受胯下之辱,哪有流芳千古的大將韓信;沒有臥薪嘗膽的蟄伏,哪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傳奇。領導干部要培養全局眼光、歷史眼光,不囿于眼前紛爭的困擾,看到本質,守住根本,以大思路應對大格局,以大氣度思考大問題,用大智慧實現大發展。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捌埨麌疑酪?,豈因禍福避趨之?!痹诿恳粋€工作崗位上,我們都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保持定力,不隨波逐流,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盡心盡力為人民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領導干部,要有舍我其誰、奉獻自我、我將無我的大氣魄,不計較個人得失,立志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努力成為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事越麻煩越要耐煩。曾國藩說:“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蹦蜔┦切扌械牡谝徊?,也是做人處事的首要條件。領導干部只有擺正心態、耐下性子、日積月累,群眾的事情一件一件辦,群眾的利益一點一點謀,才能夠贏得群眾擁護,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浮躁是成功的天敵。早熟的果子長不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浮躁禍國殃民,貽害無窮,必須戒此頑疾?!鄙砣靖≡觐B疾,注定影響個人前途事業。做領導工作,如果急功近利,熱衷于“短、平、快”,不愿打基礎、使長勁、求實效,而是拔苗助長、竭澤而漁,最終就會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領導干部必須去除浮躁之心,靜下心來工作、沉下心來做事。要把個人進步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扎實干事、認真做事,干出實績、做出成績。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很多時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堅持到底。工作中會不斷遇到難事、急事、大事、復雜的事,一定要擺正心態,把遇到的事當作磨煉,不急躁、不計較,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始終保持堅韌不拔的毅力、堅定不移的態度,在位有責、砥礪前行。潛心靜心方能行穩致遠?!懊颗R大事有靜氣,穩住陣腳心不慌?!庇龅酱笫?,危急時刻,怨天尤人不是辦法,只有靜下心來冷靜思考、慎重處理才是根本之道。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會使事態的發展更混亂,更控制不住局面。只有沉得住氣、穩得住神,于麻煩之中耐得住煩,才能在事情一團糟時克服急躁、耐心思考、理出頭緒。
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有探索,就會有失誤。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奮斗和探索必然會碰到新的矛盾,碰到更大的困難,也將面臨過去沒有碰到過的問題,面臨過去沒有過的風險,需要我們不斷試錯。試錯就會有失誤、甚至有犧牲,這就需要領導干部有犧牲和奉獻精神。領導干部要不怕困難,拿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勇于直面風險考驗,對于應該完成的任務,頂著壓力也要干,對于應該攻克的關口,冒著風險也要拼;敢于承擔大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失誤面前敢于擔責、積極改正。有舍才有得。領導干部正確處理“舍與得”的關系,面對“有所失”時,能夠跳出個人局限,以“辛苦我一個,幸福無數人”的價值取向,俯身當“?!?,為群眾“拉犁耕田”。要舍得時間、精力、辛苦、情感,把有利于發展的事當作分內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當作家里的事,將時間更多地放在加快發展上,將精力更多地放在破解難題上,將功夫更多地花在狠抓落實上,將情感更多地用在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上。要舍得吃虧,舍小利取大義、舍小家為大家,只要是群眾期盼的事情,哪怕千難萬險,也要勇往直前;只要有利于群眾的事,哪怕千方百計,也要矢志不渝。經驗是經驗,教訓也是經驗。經驗固然可貴,但教訓更值得汲取。錯誤的價值就在于能讓人們從中汲取到有益的教訓。面對錯誤,關鍵在于如何處理,如果在發現錯誤后還置若罔聞、“破罐子破摔”,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若是積極地改正錯誤,則能使“錯事”轉危為安。領導干部要以直面失誤的坦蕩胸懷,不退縮、不推諉、不躲閃,勇于正視錯誤,勇于擔當責任,積極主動地去改正錯誤,把改正錯誤、總結教訓作為成長進步的階梯。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列寧曾說:“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會犯錯誤?!痹诟母飫撔碌膶嵺`中,犯錯誤在所難免。在工作中,探索性失誤和無意性過失不必心有介懷,而要堅持有錯必糾、有過必改,對失誤錯誤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吸取教訓,改進提高。要摒棄求全責備、“一旦有污點,永世不得翻身”的錯誤觀念,支持大膽干、大膽闖,鼓勵敢擔當、敢作為,讓銳意進取者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笔挛锟傇诓粩嘞蚯鞍l展,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質變。領導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強調實干、注重落實,一環緊著一環扣、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步接著一步走,堅持不懈抓下去,積小勝為大勝,一筆一畫描繪好新時代改革發展新畫卷。成功始于行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執政黨,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共同的努力?!扒θf忙,不抓落實就是瞎忙;千招萬招,不能落實就是空招;千條萬條,不去落實就是白條?!鳖I導干部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一心一意謀實事、撲下身子抓落實,該辦的事要堅決辦,能辦的事要馬上辦,難辦的事要想方設法辦,用行動詮釋人民公仆的深刻內涵,用行動譜寫人生的華章。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队薰粕健酚醒裕骸白幼訉O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精神告訴我們,只要有決心,千仞高山可移平。領導干部遇見困難,要立下愚公移山志,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勇于擔當,務求實效,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要做到“滴水穿石”,日有所進,日有所長,久久為功。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能否主動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借口回避,是事業能否成功和發展的分水嶺。問題再多,也多不過辦法。領導干部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用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苦干實干加巧干,努力把事干成。
氣壯則身存事成,氣餒則人亡事敗。古語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币坏┧闪藙?、泄了氣,沒了精氣神,只能前功盡棄,陷入失敗。進入新時代,需要解決的矛盾越來越多,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只有一鼓作氣,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抓,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進取精神、進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碑斈?,焦裕祿同志說:“挺起身子干,就會糧滿倉;躺下身子哭,只會淚滿缸?!睙o論條件多么艱苦、環境多么惡劣、道路多么坎坷、任務多么艱巨,領導干部都要保持干勁、拼勁和韌勁,增強解決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不唯唯諾諾、縮手縮腳,才能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失敗是成功之母。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成功是無數次失敗的結晶,失敗讓我們得到了經驗。面對失敗,永不氣餒,總結經驗,繼續努力,才能讓失敗成為成功的鋪路石。踏上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改革開放、轉型升級、脫貧攻堅、生態治理等諸多挑戰,失敗的嘗試在所難免。只有把困難當成前進路上的“磨刀石”,矛盾面前不躲閃,挑戰面前不畏懼,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頂得上去、經得住考驗,才能擔當重任、有所作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胺驊?,勇氣也!志尚堅,不可移;氣當鼓,不可泄?!?a href="http://www.tradeshowscentral.com/wairen/2020065425.html" target="_blank" id="hk-link-color">拿破侖曾說過:“最困難的時候,也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备母镪P頭,考驗著每名領導干部的工作勁頭。到底是“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還是“垂頭喪氣讓機遇錯失”?這兩種不同的選擇,反映著兩種不同的世界觀,體現著兩種不同的精氣神。領導干部要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真正把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當作重大政治任務,把夙興夜寐、激情工作作為常態,在頂風逆水中搏激流,在解困排難中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