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領導謀略 正文

領導談修身

掃碼手機瀏覽

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建立外功。武俠小說中,武林高手都是內功極為深厚的人,內功修煉好了,外在的一招一式才能游刃有余,立于不敗之地。領導干部修煉的內功是一個人內在的能力與素養,是真才實學。只有內功足夠強大,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才能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沒有內功,外功就是鏡花水月。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事業發展、攻堅克難、風險防范,要求的是真功夫、真本領。真擔當要有真本事,沒有本事的擔當說到底就是花架子。進入新時代,領導干部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只有苦練內功,腳踏實地、勤學善思,練就一身真本事,才能開創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絕不能怨天尤人、精于算計、費心鉆營。淬火磨礪,努力做到能力過硬。人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過人的智慧、精準的判斷、高超的籌謀,來自時時刻刻的學習積累,來自砥礪奮進的艱辛探索,來自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的摔打錘煉。必須隨時隨地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持續補足能力上的短板、本領上的弱項,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學習積累,不斷學習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全面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從容應對新挑戰,切實肩負起時代重任。

心有所敬,才會行有所循;心有所畏,才會行有所止。敬畏是自律的開端,也是行為的界限。內心敬重什么,往往就會自覺學習遵循;內心畏懼什么,往往就會收手止步。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共產黨員要一怕黨,二怕群眾,三怕民主黨派。這里的“怕”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條鯊魚和一群魚放在一個池子,然后用透明的玻璃將池子隔開,鯊魚每次想捕食時,都會撞到玻璃上,長此以往,即便把玻璃拿開,鯊魚也不會再過去捕食。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個玻璃就是鯊魚的行為邊界。人也是如此,有了邊界意識,才會形成“敬畏之心”,才能自覺遵守底線、遵守規矩,不越雷池半步。要敬畏人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領導干部要堅持人民立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要堅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始終忠誠于人民,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要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絕不能“當官做老爺”、凌駕于群眾之上。要敬畏組織。領導干部都是組織的一員,組織是最大的靠山,必須對組織懷有敬畏之心。要擺正個人與組織的關系,始終牢記自己是組織中的普通一員,一切的進步離不開組織的培養,沒有了組織,縱有天大本事也毫無用武之地。要強化組織觀念,始終服從組織安排,服從組織決定,不得違背組織決定,不搞非組織活動。要敬畏法紀。黨紀國法是每個領導干部的戒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紀律面前沒有特權,黨紀國法的紅線決不能逾越。領導干部要強化法治意識,帶頭遵守法律、執行法律,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要遵守黨章黨規黨紀,把黨章黨規黨紀作為帶電的高壓線,經常檢視、反思、對照,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始終尊崇黨章、遵守黨規、捍衛黨紀。

心里有規矩,路就走得正。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規。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守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西柏坡時指出:“這里是立規矩的地方。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敝v規矩是對領導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領導干部只有講規矩,才能走得穩、走得正、走得遠。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規矩不能立起來、嚴起來,很多問題就會慢慢產生出來,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領導干部違紀往往是從破壞規矩開始的,如果沒有規矩,就會像脫韁的野馬、失控的車輛,墜入違法犯罪的深淵。領導干部只有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令行禁止,才能步調一致向前進。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最重要的紀律規矩。所有紀律和規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規矩的基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要經常做做“政治體檢”、掃掃“政治灰塵”,檢視自己、修正自己,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的就是嚴明紀律規矩。要強化廉潔意識,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自覺克制欲望、抵制腐敗誘惑,不斷強化嚴格自律、主動接受他律的意識和能力,永葆清廉本色。要樹牢規矩意識,嚴格按程序辦事,有制度按制度辦,沒有制度按規矩辦,沒有規矩大家商量著辦,加強事前請示、事后報告,不能搞先斬后奏、斬而不奏,特別是一些重大問題、敏感問題,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擅作主張、隨意處理。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句諺語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從善之難、從惡之易,是古代先賢的勸世箴言,為后世的政治家所重視,被反復寫在歷史的教訓中。南北朝時期宋文帝劉義隆就曾以這句話勸誡群臣,自己也以此自勵,滌蕩官場,倡導新風,開創了“元嘉之治”。領導干部要牢記學好難如登山、學壞易似山崩,努力修煉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良習百日修,惡習一日染。英國作家路易斯的《魔鬼家書》中說:“通往地獄的路其實并不陡峭,它坡度緩和,地面平坦,沒有急轉彎,沒有里程碑,也沒有路標?!闭f的就是從惡容易的意思。人總有難以克服的惰性,包括行動和道德的惰性,一旦惰性突出,惡的一面就會迅速占領善的一面。在沒有外在嚴格的監督之下,克服道德惰性,護持一顆善心,就很不容易了,多年修煉的善,可能在某個瞬間就會潰不成軍。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事情,看起來很小,往往被人忽視,但就事物的性質而言,小善大善本質都是善,小惡大惡本質也都是惡,決不能因為小而忽視了實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要心懷善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像滴水穿石那樣久久為功,像鐵杵磨針那樣綿綿用力,聚集小善為大善,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倡導良好社會風氣,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

修身從知恥開始。中華文化在個人品行方面,歷來講究修身。儒家把知恥當作修身的起點?!皭u”字,左邊一個“耳”,右邊一個“止”,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失的時候,就不能再犯、要停止?!墩撜Z》強調“行己有止”。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羞恥之心,就不能稱之為人。人可以無知,但不可無恥。無知可以學習,無恥則無藥可救。知恥之心,為官立人之大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人人知恥,則正義流行;人人無恥,則邪惡大行其道。有了知恥之心,做事就不會太出格?!懊駸o廉恥,不可治也?!逼胀ㄈ巳绱?,領導干部更是如此。沒有廉恥之心,就沒有敬畏意識;沒有廉恥之心,就沒有責任擔當;沒有廉恥之心,權力必然會被濫用。實踐證明,羞恥感是領導干部自律最樸素的思想基礎,從知恥開始,領導干部會珍惜自己的政治名節,避免被群眾指責和唾罵。厚積薄發,知恥而后勇。知恥而后勇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財富。唯有知恥方能自尊。要知恥而不自棄,嘗苦而不叫苦,反躬自省,知羞而奮進,把恥轉化為奮發向上的動力,承擔更大責任和挑戰,激發無限的力量。要堅信困難面前有出路、危機之中有機遇,搶先機、爭主動、快發展,贏得尊重、贏得勝利、成就大業。

心安則靜,心亂則躁。人的心安了,才能神情寧靜,思想明澈;反之則心神不寧,思緒雜亂,就會煩躁、易怒、傷神,甚至影響到身心健康。心浮則氣必躁,氣躁則神難凝。心浮氣躁容易失去心智,使人難以作出正確的決定,也不能潛心靜氣地干自己該干的事,或揠苗助長、急于求成,或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或迷失自我、身心疲憊,不但對工作事業有害,自己更是苦不堪言。萬化根源總在心。在王陽明看來,心是一切的本體,是身體的主宰。他提倡鬧時煉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對領導干部來說,這里的心是良心、良知,也是人品、人格。黨性修養、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的心學,是底座和基石,就是共產黨人的定盤針。把黨性修養提上去,把理想信念定下來,任何時候都能夠心安氣靜、從容淡定。要常思貪欲之禍,常戒浮躁之心,常棄非分之想。心煩氣躁,主要還是欲望在拉扯、在作怪。貪污腐敗者心累如斯,看別人落馬血壓升高、聽警笛聲響心驚肉跳、面對山珍海味沒有食欲、身臥高檔床鋪輾轉反側,心貪就不能心安,生活就沒有意義?;孟胍圾Q驚人、一步登天,以致急功近利,到最后都將以失敗告終、淪為笑柄。每個領導干部都要靜心養心,追求內心的和諧安寧,涵養靜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的境界和胸懷。把心安放到干事創業中去。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高德榮等優秀干部處處融入群眾,時時想著群眾,腳踏一方沃土,頭頂一片藍天,走到哪里都底氣十足、胸懷坦蕩、心安理得,靠的就是一顆赤子之心。領導干部為民說實話、辦實事、出實招、見實效,群眾自然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自己才能真正落得心安。

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這句話出自曾國藩的《誡子書》,說的是人在獨處時候能夠謹慎自律,那么在任何時候都能夠胸懷坦蕩;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恭敬嚴肅地對待并認真做好,這樣自身才會更加強大。慎獨的人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有更高的目標,必然對待任何事都能夠做到恭敬嚴肅,做到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最好。如果私下放縱自己,對任何事物都沒有尊敬,無所束縛、無所不為,最終必將走向墮落甚至犯罪的深淵。慎獨慎微,人前人后一個樣。慎獨慎微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對君子、對為官者的修養要求。在我國的政治傳統中,官員是公共事務的管理服務者,在很大程度上肩負著成風化俗的責任。領導干部不僅要主動接受組織、群眾的監督,而且還要不斷加強自律,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小事當慎、小節當拘,在每一件小事上加強自身修養,在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本色。自強自立自信,煉就“剛不壞之身”。當領導干部理當敬重事業、敬重職務、敬重自己。要始終以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工作,以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的態度對待職務升遷,以奮發有為、謙虛謹慎的態度對待自己,對大事小事都恭恭敬敬、追求極致,不敢有一絲一毫怠慢;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努力煉就共產黨人的“金剛不壞之身”。

幾何以直線為最短,修身以正直為最好。幾何學上講,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在修身過程中,正直立身是提升涵養的最好選擇,只有品行正,修身才能始終保持正確方向。正直的人坦坦蕩蕩,為人處事公平公正,品行端正、光明磊落,不謀私、不貪利,不文過飾非、不偷奸?;?,不阿諛奉承、不溜須拍馬、不陽奉陰違,隨時都是滿滿正能量,久而久之,自身修為、素養、人品會得到質的飛躍。如果拋開正直,在修身過程中投機取巧走捷徑,搞一些虛頭巴腦的彎彎繞,其實是舍近求遠,把最短的距離繞成了最長的折騰,最終迷失自己,得不償失。正則品端,直則人立。有人說,人最珍貴也最基本的品質就是正直。正直是一種風骨,如同山中的勁竹、冬天的蠟梅,在風急雪大的地方方顯定盤本色。正直蘊含正氣,正直的人無論說話辦事,都會心懷道義、牢記責任,有明確的是非觀、價值觀。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把正直作為不懈的追求,只有把“人”字寫正了,才會在紛繁復雜的事務中不偏不倚,才會有服眾的底氣和被人尊重的資格。政從正來,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正直風骨。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本質姓“公”,天職就是服務人民、為公履職、為民請命。只有端正品行,做到不以個人好惡為標準,不為親疏關系所羈絆,事事出于公心,處處依照公心,時時公道正派,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松,對人對事一視同仁、“一把尺子量到底”,辦事才能公平公正,才能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遇到難以抉擇的情形,堅持原則就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要始終在人情與原則的天平上站穩立場、守住原則,不能拿原則換人情。

改變習慣從改變態度開始。習慣是人們經久養成而不易改變的生活方式,好的習慣如同人生的助推器,能使人受益終身;壞的習慣如同人生枷鎖,使人深受其害。一個人要想不斷進步,必須克服、改正一切不良的習慣,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態度決定一切,相同的處境,不同的態度,會有不同的結局。領導干部要想改變習慣,首先要從態度改起。態度決定高度。物隨心轉,境由心造。心態陽光,必然積極進取,創造性就會大幅提高,遇到困難更容易找到解決辦法。反之,就會放大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平庸無為,故步自封。領導干部要遠離消極,用信仰筑牢思想根基,用格局擺正自身位置,用感恩保持前進動力,用樂觀守護身心健康。要營造積極健康的心態,學會適應環境,善于接受現實,正確看待名利得失和進退流轉,疏導控制不良情緒,始終以正向的態度對自己、對家人、對工作。行動是更好的態度。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有什么樣的行動。要自覺把積極正向的態度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腳踏實地,勤勉務實,不怕困難和挫折,學會等待和積累,自覺走出心理舒適區,在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不懈奮斗中,摒棄舊的不良習慣,形成新的優良習慣,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

將優秀歸零才能變得卓越。袁隆平院士獲得“共和國勛章”后說,我現在是個“90后”,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繼續攀高峰。幾十年來,袁隆平院士獲得了無數大獎,但他一次次把獎杯放在了過去,昂首向前,跨越了一個又一個高峰。人生如時鐘,到了夜間子時就要“從零開始”,只有歸零,才會有新的周期與輝煌。作為領導干部,大多都有過不少成績、不少高光時刻,但試想一下,如果小進即滿、小富即安,數著過去的榮耀過日子,抑或被優秀束縛,過于愛惜羽毛,當新的機遇挑戰出現時退縮躲避,就會貽誤創新功立新業的大好時機。不安于小成,不貪戀過往浮華。一時優秀不代表一直優秀,只有一直優秀才能到達卓越。絕不能被小小的成績、點滴的浮光捆住自己的手腳,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捌埲招?,日日新,又日新?!焙芏鄡炐愕娜四軌蜃兊米吭?,關鍵在于不為一點小成而自滿,面對不斷取得的新成績時,勇于歸零,放棄存量,把曾經的成績從心里徹底了結清空,以初學者的謙虛態度、干事者的積極熱情投入事業,不斷煥發出更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完成人生的全面超越。時刻保持“空杯”心態。當一個杯子裝滿水的時候,它就放不進任何新的東西。人也是如此,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如果自認經驗豐富、資格老道,輕視日常學習、孤芳自賞,就會成為不思進取的“井底之蛙”。領導干部要時刻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像海綿吸水一樣接納新事物、新知識,放松手腳輕裝上陣。要突破對自身經驗認識的慣性依賴,不斷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擴大自己的知識半徑,結合實際情況,獨立、客觀地思考創新,努力挖掘出新的亮點,才能不斷提高,持續進步。

逆境是考驗,順境也是考驗。逆境和順境是人生過程中所處的兩種迥然不同的境遇,都是對人莫大的考驗。很多古代帝王在創業初期、逆境時刻都能勵精圖治、開創事業,但成功之后,被歌舞升平的順境所迷惑,最終反而被順境打敗。一些人面對逆境、面對困難都能目標聚焦、意志堅定、勇往直前,經受住考驗;但從逆境逐步走入順境后,惰性就會逐步抬頭,容易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在舒適區待久了,根本沒有察覺這樣的順境是在消磨自己、考驗自己,等到新的逆境來臨,必定會措手不及。毛澤東同志在革命即將成功前夕告誡全黨,“趕考”遠未結束,在和平時期要時刻警惕“糖衣炮彈”。得意路上易出險。得意的時候往往容易忘乎所以、驕傲自滿,倘若頭腦發熱,就很容易掉入陷阱、步入險境。人生得意莫盡歡,得意之時更應頭腦清醒,始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敬畏感,以謙虛低調的心態看待自己的成績和進步,更加謙以待人、扎實工作,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支持。倘若得意忘形,往往會出洋相、鬧笑話,甚至徒增禍端。居安更要思危。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著的一份清醒和智慧。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國際地位明顯提高,但平靜的海面下到處都是激流與暗礁,“四大考驗”無處不在,“四種危險”警鐘長鳴,形勢更加復雜多變。要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冷靜的憂患意識,具備一雙善于在順境中發現風險的眼睛,才能夠超前謀劃、善于應變。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在順境時實事求是地看到問題與不足,深切反思自身能力素質存在的差距,不斷樹立更高遠的任務目標,持續努力奮斗。

驕傲是一種不幸,自負是一種毀滅。驕傲和自負都是人內在的情緒狀態。驕傲通常與炫耀、傲慢等詞語同義,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到處顯擺,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僅限于此,驕傲只是個人的一種不幸,還不至于帶來太大傷害。但是,驕傲如果再進一步,就會變成自大自負。有哲人說過,自負是深不見底的墳墓,足以埋葬任何一位偉人和智者。我們翻開歷史的書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項羽自負而垓下慘敗,關羽自負而失荊州,拿破侖自負而被囚荒島。驕兵必敗,謙虛乃成功之本。謙虛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真正有能力、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虛懷若谷、謙虛謹慎;而沒有本領、不學無術的人,卻常常驕傲自大、自以為是。謙虛之人樂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識,善于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故能積極進取,不斷進步,直達成功;而驕傲之人容易在洋洋得意中蒙蔽雙眼,將知識和機會堵之門外,最終走向落后與失敗。領導干部只有始終保持一顆謙虛之心,時刻切記謙恭自勵,能容納不同的意見,接受他人的批評,正確面對個人榮辱,才能與成功為友、遠離失敗。保持從容,心戒自負之氣。驕傲自負的人,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盲目地夸大自己,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甚至固執己見,喜歡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態度,主觀認知和客觀事實嚴重偏離。領導干部作為“領頭雁”“火車頭”“主心骨”,有想法、有主見是應有之義,但不能自信過頭,要學會以人為鏡,善于跳出自身看自身,客觀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能干多大事情,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古語說:“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渾;人自重,不失之尊嚴?!弊灾鼐褪亲鹬刈约?,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珍惜自己的名譽,自己不要玷污自己,更不要踐踏自己。自畏是有所敬畏,行有所止,知底線、明紅線,不怕夜半敲門、不懼警報聲聲。自重自畏,二者是相互關聯的,自重者自我要求高,大多是自畏的;不自畏者,散漫無序,大多也是不自重的。領導干部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更要自重自畏,不能隨意放飛自我,做出出格之事,否則只能自取其辱,招來禍端。懷德自重方能持正行遠?!皯训伦灾亍笔橇暯娇倳泴V大領導干部的諄諄囑托。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無德。懷德是自重的必要前提,德乃立身之本,是衡量做人為官的首要標準。自重自尊自愛,是每個人一生的修煉,它不會隨著黨齡工齡職務的增長而自然提升。要加強個人修養,時刻自重自警,“吾日三省吾身”,時刻戰戰兢兢、時刻如履薄冰,積極培養高尚情趣,慎獨慎微,行得端、走得正,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做人。官有所畏,業有所成。自畏其實是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憂患意識,是一種自我警示。心存敬畏是道德初心,也是從政良心。自畏者人常敬之,約束自己、嚴格自律的人,都會受到敬重。要自覺約束自己,明白職務是責任不是待遇,權力是公器不能私用,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要時刻牢記黨紀國法,不以“小事無礙”放縱自己,不以“下不為例”原諒自己,不以“無人知曉”麻痹自己,自覺約束言行、依規行使職權,始終做到經濟上清白、工作上清廉、生活上清正。

凡事有度,不可玩物喪志。如果一個人以玩弄他人為樂,那就是道德敗壞;如果一個人過于沉迷某個事物,那就會逐漸失去奮進的斗志。這是古人最樸素的道理,永不過時,但隨著時代發展,增加了許多內涵。玩風重了,作風就會變輕?!昂么吣?,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币话銇碚f,八小時之外,單純玩玩游戲、看看電影,純屬個人愛好,無可厚非,但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就不一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方面投入的精力多了,就沒有心思去想工作、謀發展,沒有時間下基層、訪民情,也沒有時間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了。要多用些精力琢磨事,多一些人情練達;少一些精力琢磨人,少一些圓滑世故;多一些大情懷,少一些“小九九”;多體察“民情”,少琢磨“上意”,學會簡單做人、公道做事、盡心履職。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正常的人際交往是必須的,積極健康的愛好也是調節情緒的重要部分,關鍵就在于把握好度。同志關系搞成家臣關系、政敵關系,那就是過了度,道德敗壞。私人愛好搞成被圍獵的“雅好”,那是過了界限,違法犯罪。手握公權的領導干部,對個人喜好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既要不事張揚、謹防他人投其所好,又要注重節制,把握好度,喜而不玩、愛而不溺,注意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個人修養、工作事業聯系起來,做到玩物養志,不因喜好耽誤主責主業,努力把喜好轉化為一心為民、克己奉公的赤子情懷。

勝不驕敗不餒?!渡叹龝饡酚性疲骸巴跽咧?,勝而不驕,敗而不怨?!本蛡€人而言,當你取得成功之時,決不可驕傲;當遇到挫折與失敗后,決不能氣餒。無論做什么事都需要這樣的態度。成功是一時的,失敗是正常的。成功者不必表現得仿佛自己高人一等,失敗者也不能失去進取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眲贁∧吮页J?,關鍵是看如何對待。如果因一時成敗而或喜或憂難以自拔,上級一表揚就洋洋自喜、一批評就垂頭喪氣,這就是沒有擺正位置、端正心態,內心不夠強大的表現。勝利永遠屬于過去。毛澤東同志在率領黨中央從西柏坡去北平時曾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絕不當李自成,希望考個好成績。這個時候,是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已經取得了開天辟地的巨大勝利,但老一輩共產黨人以清醒的頭腦,將勝利留在了昨天,繼續以如履薄冰的心態面對未來。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一時的勝利固然令人歡欣鼓舞,但被勝利蒙蔽了雙眼,被驕傲自滿的情緒所控制,就只能走向失敗的深淵。作為領導干部,要牢記“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在成功面前不驕不躁、慎獨慎行,細思考、勤琢磨、深耕作,為奪取新的勝利做足準備。失敗是成功最好的墊腳石。愛迪生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彼拿恳豁梻ゴ蟀l明和創造,都是多次失敗后的產品。正視失敗才能超越自我,面對失敗要立即調整心情,學會吸取教訓,從失敗中獲得經驗方法,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勇往直前。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有坦然接受失敗的勇氣和寵辱不驚的心態,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成敗得失。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始終保持一種百折不撓的斗志和銳氣,不懼失敗,勇于亮劍,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必能立于時代潮頭。

健康就是力量。所謂健康,就是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各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健康是生命的基礎,也是支撐我們持續奮斗的力量源泉,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其他一切。如果一個人身體不健康,整天病懨懨的,手無縛雞之力,即使有再好的思想、再雄偉的計劃,也沒有將之付諸實踐的力量。領導干部承擔著事業、社會和家庭的多重重任,“五加二”“白加黑”是家常便飯,長期工作壓力導致很多干部健康出了問題,甚至還有的病倒在崗位上,這些無不提醒著我們,工作很重要,但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其他任何東西都無從談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健康就是那個1,只有1的存在,后面的0才有意義。托爾斯泰說:“最高的物質幸福對人類來說,是和平。對個人來說,是健康?!泵總€人的身體都是整個社會的寶貴財富,每個人都必須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不會管理自己身體的人,就沒有資格管理他人。經營不好自己健康的人,又如何經營好事業?身體疾病不能諱疾忌醫,把“1”搞垮,后面的“0”再多也無用。重視健康,善于自我健康管理。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要提高健康意識,以自身健康為重,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整作息、早睡早起,合理搭配飲食,靈活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要選擇科學的鍛煉方法,堅持“因人而異、適時適度”的原則,形成自覺鍛煉、主動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風尚,通過張弛有度、酣暢淋漓的運動,舒緩工作壓力,練就強健體魄,提高身體免疫力,為高質高效工作提供保障。要學會知足,珍惜當下擁有,面對誘惑傲不長、欲不縱、志不滿、樂不極,才能活得踏踏實實、快快樂樂。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機器舊了、壞了,需要經常除銹、上油、修理。人也是一樣,生病了需要打針、吃藥、動手術,這就是治療。但在到醫院治療之前,預防是更有效的方式,特別是心理健康,自己最明了,只能靠自己。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心理健康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獲得幸福的重要保證。面對新時代新要求,領導干部需要承受的工作壓力日益加大、心理負擔加重,有的出現了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有的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理疾病。面對這些心理疾病,最好的醫生只能是自己,必須正確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時刻為自己的內心“把脈會診”,學會自己“醫治”自己。要及時清掃情緒垃圾。工作中面臨的批評和委屈肯定不會少,有的人會“怨天尤人不斷、抱怨聲聲不息”,抱怨多了,日積月累,消極情緒就會填滿內心,造成心理失衡,影響判斷力和工作效率,貽誤事業發展。真正強者從來不抱怨,真正會付諸行動的人從來不抱怨。要摒棄陰暗潮濕心理,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周圍的事物,把不良情緒轉化為積極的行動,凡事多往好處想,善于從失敗中看到成功,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從挫折中吸取教訓,享受生命過程,不讓抱怨成為一種習慣。學會自我調適,保持陽光心態。領導干部要養成自我調適的好習慣,學會調控和駕馭自己的情緒,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困難面前挺得住,面對挫折不氣餒,學會抗壓、減壓、釋壓,始終向前向上向善,修煉積極穩定的心理素質,涵養內心力量,讓內心始終充滿陽光。要學會善的思維,充滿善意、體諒他人、抑制貪欲、心懷感恩,常懷利他思想,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多一些支持少一些挑剔、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計較,不鉆牛角尖、不進死胡同,成全別人、成全自己。

更多信息:

本文由謀略學網原創收集發布,轉載請注明鏈接。

轉載請注明地址://www.tradeshowscentral.com/lingdao/20210324909.html

相關文章

大家在看

野花社区免费视频全网_欧美肥妇肥老寡妇_欧美 日韩 亚洲综合 国产_草草永久地址发布页①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