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百科

左右江舉義

廣西南寧以西的邕江分為南北兩流,西北通向百色的叫右江,西南通往龍州的叫左江,左、右兩流之間的地帶稱為左右江地區。地界桂、滇、黔三省交界和中越邊境。大革命時期,韋拔群在左江地區的東蘭、風山兩縣建立了農民...

歷史百科2021.06.23

總理衙門的建立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清朝政府內部一部分當權官僚,面臨千古未有的變局,企圖探索新的出路,開始著手向外國大量購買堅船利炮,開廠制造新式軍火,采用新法操練新式軍隊,進而辦廠礦、鐵路、航運、郵電等民用企業...

歷史百科2021.06.23

紫荊山聚群英

紫荊山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西北,方圓兩百多平方公里。這里除有世代居住的漢族外,還有壯、瑤等少數民族和來自廣東的客家人。居民大多以 “種山燒炭” 為業,生活極為貧苦,有反剝削反壓迫的斗爭傳統,而封建統治力...

歷史百科2021.06.23

中英藏會議

1912年6月,早已叛國的達賴十三世,在英軍保護下由噶倫堡起程返藏,組織傀儡政權,并襲擊巴塘、里塘。7月,川督尹昌衡派兵阻擊,滇督蔡鍔也遣軍參加會戰,擊敗叛軍。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竟提出 “不允許中國干...

歷史百科2021.06.23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樹德里3號舉行。來自7個地方53名黨員中的12名代表出席了會議。他們是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

歷史百科2021.06.23

中法戰爭的結局

中法戰爭的結局是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這完全是慈禧、李鴻章的避戰、賣國路線造成的。正當馮子材等人乘鎮南關——諒山大捷的有利形勢,團結各路大軍,準備與越南愛國軍民同心協力,光復越南大好河山之際,清...

歷史百科2021.06.23

直皖戰爭

北洋軍閥的直、皖兩系,為爭奪中央政權進行了一場戰爭,這也是英、美、日等帝國主義在華拓張和爭奪勢力范圍的產物。1919年夏,美國為保障其門戶開放政策的實現,大力支持直系;日本為了達到獨占中國的目的,積極...

歷史百科2021.06.23

鄭觀應與《盛世危言》

鄭觀應 (1842—1922),字正翔,號陶齋,廣東香山 (今中山市) 人。17歲到上海學做生意,進新德洋行,后在寶順洋行、太古輪船公司當過買辦。1878年捐資得候補道員,結識李鴻章。1880年,受李...

歷史百科2021.06.23

肇和軍艦起義

中華革命黨成立后,繼續進行反袁斗爭,而且成為資產階級各派中反袁最堅決的力量。它不斷派遣黨員,在上海、山東、江蘇、廣東等地聯絡軍隊,組織反袁暴動。1915年12月,在上海發動了肇和軍艦起義。肇和軍艦起義...

歷史百科2021.06.23

袁世凱再次出山

袁世凱 (1859—1916),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1895年以道員身份駐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1898年出賣維新派,取得慈禧太后寵信。1899年署理山東巡撫,鎮壓義和團運動。隨后任過直隸總督...

歷史百科2021.06.23

亞羅號事件

?南京條約》 簽訂后,英、法、美等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于1854年夏提出了修改條約的要求。修約的內容主要有: 中國開放內地和沿岸城市,準許外國艦隊自由航行長江,鴉片貿易合法化,廢除...

歷史百科2021.06.23

薛福成與《籌洋芻議》

薛福成是曾國藩、李鴻章幕府中的干才,同時又是一位頗具愛國思想的外交官、早期資產階級改良派政論家。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號庸庵,江蘇無錫人,貢生出身。1867年入曾國藩幕府,以年輕“學人...

歷史百科2021.06.23

新文化運動興起

辛亥革命趕跑了皇帝,但未能解決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又先后出現了袁世凱、張勛的兩次復辟。先進的中國人仍然在艱苦地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這時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有所增強,產業...

歷史百科2021.06.23

新民學會

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蕭子升等發起的新民學會,1918年4月14日在湖南長沙成立。其宗旨最初是 “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后來更為 “改造中國與世界”,由進步的學術團體轉變成反帝反封建的...

歷史百科2021.06.23

湘西會戰

豫湘桂戰役后,日軍雖然在形式上打通了中國大陸交通線,但中美空軍仍以芷江、老河口 (湖北境內) 空軍基地,轟炸日軍占領區的水陸交通和軍事設施,大陸交通線呈半癱瘓狀態。為此,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命令華...

歷史百科2021.06.23

五九國恥

日本提出 “二十一條” 的消息一透露,立即激起全國各階層人民的無比憤怒。1915年3月18日,上海紳商學界三、四萬人在張園集會,抗議日本的侵華罪行,反對 “二十一條”。各大城市紛紛成立反日愛國組織,掀...

歷史百科2021.06.23

圍攻使館

1900年6月20日,慈禧太后發出宣戰詔書,向列強各國宣戰,表示 “與其茍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主張鎮壓義和團、反對宣戰的戶部尚書立山、兵部尚書徐用儀、吏部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

歷史百科2021.06.23

為變法而流血

1898年9月19日,慈禧太后從頤和園突然返回清宮,把光緒帝置于她的直接監視之下。9月20日,光緒帝接見了來華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還想從日本的明治維新中找到歷史的借鑒。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發動政...

歷史百科2021.06.23

威海衛之戰

威海衛 (今山東威海市) 是北洋海軍基地。1895年1月,日本出動艦船25艘,護送日軍2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抄襲威海衛后路。日本艦隊則在海上排列陣式,封鎖威海衛。躲在威海衛港內的北洋艦隊,有大小兵艦...

歷史百科2021.06.23

外蒙宣布“自治”

武昌起義后,各省紛紛宣布獨立,脫離清政府的統治。沙俄利用這一時機,嗾使外蒙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背叛祖國,擅自成立“大蒙古國”,自稱“皇帝”。1912年8月,內蒙王公烏泰進行叛亂,率兵進犯洮南府。哲布尊丹...

歷史百科2021.06.23

天京變亂

1856年的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由盛變衰的轉折點。數萬身經百戰的太平軍戰士,不是犧牲在與清軍鏖戰的沙場上,而是倒在天京自相殘殺的血泊中。這是一場歷史的大悲劇。太平軍軍事斗爭的勝利,使楊秀清沖昏了頭腦,...

歷史百科2021.06.23

天津危機

從1840年6月28日英軍封鎖廣東珠江口,到1842年8月29日簽訂 《中英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后持續了26個月。在此期間,英國不斷調兵遣將,反復攻戰; 中國愛國官兵和人民群眾,對侵略軍進行了...

歷史百科2021.06.23

天津機器制造局

天津機器制造局,也是在洋務運動中由官辦的軍事工廠。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 (1826—1893) 奉旨籌辦。開辦經費21.33萬兩白銀,常年經費約在20萬至50萬兩之間。1870年,李鴻章調任...

歷史百科2021.06.23

天津都統衙門

八國聯軍占領天津后,由俄國人首先提議,建立了由他們直接統治的政府機構——天津都統衙門。它的全稱叫 “暫行管理津郡城廂內外地方事務都統衙門”,于1900年7月30日正式建立。天津都統衙門設在原直隸總督衙...

歷史百科2021.06.23

天津電報總局

天津電報總局,是近代最早設立的通訊機構。1880年,李鴻章奏請設立南北洋電報局,請政府立即允準。李派人購置各項機器,聘請外國技師,培訓電報人員。同年設電報總局于天津,盛宣懷為總辦,并于紫竹林、大沽口、...

歷史百科2021.06.23

唐山一胥各莊鐵路

早在19世紀70年代末,李鴻章、丁日昌 (1823—1882) 等人就提出過修鐵路的主張。1880年冬,朝廷為收回伊犁召前直隸提督劉銘傳進京征詢備邊大計。劉銘傳 (1836—1895) 上疏極言鐵路之...

歷史百科2021.06.23

太平軍西征

1853年5月,太平軍北伐出發以后11天,又發動了西征。西征的主要目的是奪取長江沿岸的安慶、九江、武漢等城市和安徽、江西及兩湖地區,以保障天京的安全,獲取糧餉的穩定供給,切斷清政府與南方各省的聯系。西...

歷史百科2021.06.23

孫中山組建國民黨

南北 “統一” 后,袁世凱竊取了總統大權,1912年3月10日,正式就職。他任命唐紹儀為總理,負責組織第一屆內閣,又把內政、外交、陸軍、海軍4個部抓在手里,由自己的心腹爪牙主管。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

歷史百科2021.06.23

蘇俄宣言

十月革命后不久,列寧領導的蘇俄政府,曾兩次發表對華宣言。1919年7月25日發表的 《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對中國人民和中國南北政府的通告》,即第一次對華宣言。聲明蘇俄勞農政府和紅軍,愿意援助...

歷史百科2021.06.23

宋教仁被刺身亡

國民黨的成立,使宋教仁躊躇滿志,他決心與共和黨一決雌雄。袁世凱認為宋教仁政治手腕比較靈活,比起孫中山、黃興來更難對付。他對宋教仁百般籠絡,甚至放出風來說要讓宋教仁出任下屆內閣總理。1912年10月18...

歷史百科2021.06.23

數學家李善蘭

李善蘭 (1810—1882),字壬叔,號秋紉,浙江海寧人。自幼愛好數學,10歲便熱心攻讀《九章算術》,后在上海學習、研究中國古代算經及西方傳入的微積分學。1868年,由郭嵩燾推薦進入京師同文館任算學...

歷史百科2021.06.23

數學家翻譯家華蘅芳

華蘅芳 (1833—1902),字若汀,江蘇無錫人。從少年時候起,就熱心學習中國數學,并注重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1861年,應曾國藩邀聘進入安慶內軍械所,和徐壽一起設計制造了 “黃鵠” 號木殼輪船...

歷史百科2021.06.23

設厘籌餉

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革命,清朝政府需要支付巨額軍費。錢從哪里來? 除了擴大賣官鬻爵 (美其名曰“捐輸”)、增加和預征田賦、濫鑄大錢、對民間強索硬派外,而最重要的是實行厘金制度。這是清政府在經濟上采取的緊急...

歷史百科2021.06.23

陜北紅軍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在陜北建立的工農武裝。其主力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第二十七軍。他們是在清澗、渭華、旬邑等地起義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是西北地區的主力紅軍。1927年10月和12月,...

歷史百科2021.06.23

三區革命

新疆北部伊犁、塔城、阿山三區的維吾爾和哈薩克等族人民,反抗國民黨橫征暴斂而舉行的武裝起義。1944年3月,國民黨新疆省政府命令新疆牧民為國民黨軍隊捐獻1萬匹駿馬,而且規定折收現款,不收現馬,所定馬價又...

歷史百科2021.06.23

三河大捷

石達開出走之后,洪秀全采取措施,企圖重整朝綱,挽救危局。1857年10月,他任命蒙得恩 (1806—1861) 為正掌率,陳玉成 (1837—1862) 為又正掌率,李秀成 (1823—1864) 為...

歷史百科2021.06.23

三國干涉還遼

中日甲午戰爭之后,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局。瓜分危局的最早表現,就是三國干涉還遼?!恶R關條約》 中有關開放口岸、通航、投資設廠等規定,進一步滿足了各列強對華掠奪和控制的需要,受到西方各國的普遍支持。但是,...

歷史百科2021.06.23

容閎與《西學東漸記》

容閎 (1828—1912),名達萌,字純甫,廣東香山縣南屏鎮(今中山市南屏鄉) 人。他是我國最早的留美學者、愛國華僑,也是我國近代教育的先驅。容閎出身清寒,父親是佃農,母親是農家婦女。容閎童年曾就讀...

歷史百科2021.06.23

日本侵略朝鮮

日本明治維新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逐步走上了帝國主義道路,制定了先征服朝鮮和中國臺灣,進而征服蒙、滿,征服中國狂妄的 “大陸政策”。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擬定了 《征討清國策》,計劃攻占北京...

歷史百科2021.06.23

熱河朝陽起義

熱河朝陽起義,又叫金丹道教起義。金丹道是熱河朝陽等地區的秘密宗教組織,它發動的起義斗爭鋒芒,也主要是對準外國傳教士。外國教士在熱河地區勾結蒙古王公和清朝官吏,欺壓百姓,引起不滿。1891年4月,天主教...

歷史百科2021.06.23

清王朝由盛變衰

清王朝前期,出現過 “康乾盛世”??滴趸实蹖戎匾暟捕ńy一,發展社會經濟,對外維護國家主權,抵抗外國侵略,勵精圖治,發奮圖強,從而有效地遏制了來自海上和北方陸地的殖民擴張。乾隆皇帝繼承了他祖父康熙皇帝...

歷史百科2021.06.23

農運講習所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培養農民運動干部的學校。全名為中國國民黨農民運動講習所。根據1924年6月3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的決定建立的。它是國共合作的產物,實際上...

歷史百科2021.06.23

捻軍起義

捻軍的前身叫 “捻子” 或“捻黨”,清乾隆、嘉慶年間已出現于皖、魯、豫、鄂四省邊界地區,以宗族、親友關系結成集團,反對豪強地主的剝削和壓迫。當時捻眾“居則為民,出則為捻”,缺乏統一的組織,尚未結成強大...

歷史百科2021.06.23

捻軍后期的斗爭

天京的陷落,洪仁玕、李秀成以及洪天貴福的犧牲,標志著太平天國革命的失敗,但斗爭并未止息。南方的太平軍余部,堅持戰斗到1866年2月。安慶失陷后由陳玉成派往西北遠征的太平軍,與捻軍相結合,于1864年底...

歷史百科2021.06.23

南洋海軍

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清朝政府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督辦臺灣防務。臺灣事件以后,總理衙門奏請籌辦海防,奕訢提出了練兵、簡器、設廠、籌餉、用才、持久等6項對策。清政府諭令沈葆楨、李鴻章分別督辦南、北洋...

歷史百科2021.06.23

南社成立

南社是資產階級的革命文學團體,取義于 “操南音不忘本”,以為 “反對北庭的標志”。由柳亞子、陳去病、高旭三人發起,1907年開始籌備,1909年11月13日在蘇州虎丘張東陽祠宣布成立。南社繼承明末復社...

歷史百科2021.06.23

漠河金礦

漠河金礦,是甲午戰爭前中國規模最大、成效最為顯著的用新法采掘的金礦。礦區在黑龍江省呼瑪縣漠河、奇乾河一帶。1887年,李鴻章和黑龍江將軍恭鏜開始籌辦,派人勘察礦址,奏定章程,招集商股7萬兩、借官款13...

歷史百科2021.06.23

閩浙贛割據

大革命失敗后,江西省農民運動領袖方志敏回到贛東北,重建中共黨組織,組織工農武裝暴動。1927年11月,方志敏在弋陽窯頭村召開弋陽、橫峰、貴溪、鉛山、上饒五縣共產黨員代表會議。決定在贛東北地區發動農民舉...

歷史百科2021.06.23

馬神甫事件

當亞羅號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巴麥尊內閣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又慫恿和拉攏法、美、俄等國,聯合出兵侵華。法國路易·波拿巴王朝便借馬神甫事件,以 “保護圣教而戰” 為借口,伙同英國政府,組成英法聯軍共同侵華。...

歷史百科2021.06.23

隆吐山戰役

中英 《煙臺條約》 簽訂以后,英國人想方設法要進入西藏。西藏當地人民和官員,堅決拒絕英國侵略者入藏。1888年,英國從印度經哲孟雄 (今錫金) 侵入中國西藏南部地區。隆吐山及其附近的藏族軍民,奮起抵抗...

歷史百科2021.06.23

野花社区免费视频全网_欧美肥妇肥老寡妇_欧美 日韩 亚洲综合 国产_草草永久地址发布页①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