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孫子兵法》與商業——煙臺啤酒廠的巧勝
經營中的“勝于易勝”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善于尋找突破口,發揮自己的有限條件,在與競爭者的對比中,突出自己的優勢,打敗對手。
舊上海,英國沙遜洋行開辦了“友啤啤酒廠”,怡和洋行開辦了“怡和啤酒廠”,法國人開辦了“國民啤酒廠”。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啤酒市場幾乎被這三家啤酒廠壟斷,每年廣告費用就達40萬元。在這種局面下,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啤酒很難擠進上海市場。
山東煙臺啤酒廠,是當地一些民族資本家合辦的,資產才20萬元。它生產的啤酒質量毫不遜色于英法啤酒廠的產品,可運到上海后卻無人問津。煙臺啤酒廠決心與外國人競爭一番,他們展開了聲勢浩大、別開生面的公關活動。
首先,他們在上海靜安寺路20號“新世界”這個大規模游樂場所的底層租了一間店面,精心裝潢,以提高煙臺啤酒廠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樹立企業形象。征得“新世界”同意后,煙臺啤酒廠在各大報紙版面刊登大幅廣告,內容是:定于某日,購票進“新世界”者,由煙臺啤酒廠贈毛巾一條。然后,可免費喝啤酒,按喝啤酒的多少定出第一到第三名,贈送大獎。
這一日到了,上海南京路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市民搶著買門票,“新世界”內整整一天免費供應啤酒。這一舉動在上海市引起轟動,各家報紙爭相報道,煙臺啤酒廠名聲大噪?!盁熍_啤酒廠贈”幾個字隨著廠家贈給顧客的毛巾走進千家萬戶,充當了無聲宣傳器的作用。特別是一個“贈”字,在情感上把廠家和顧客拉近了許多,煙臺啤酒廠第一舉便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個月后,煙臺啤酒廠又在各大報上刊登消息:某個星期天,一些煙臺啤酒將被隱藏在上海半淞園,歡迎上海市民前去尋找,找到一瓶啤酒,獎啤酒20箱。于是,這一天半淞園內人頭攢動,到處是尋找煙臺啤酒之人。這一天共用去了520箱啤酒。
煙臺啤酒廠這兩個舉動別出心裁,使不少上海市民品嘗到了煙臺啤酒,對酒的質量有了了解。煙臺啤酒廠順利地完成了自我推銷過程,而用于宣傳的費用還不到英法啤酒廠的一半。
英法啤酒廠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很不甘心,于是他們給出售英法啤酒的經銷商增加傭金。煙臺啤酒廠針鋒相對,決定在1萬箱啤酒中,拿出1萬元作為獎金。在1萬個瓶蓋中,印上“中”、“國”、“啤”、“酒”4個不同的字,分別代表1元、2元、5元、10元。消費者開瓶時,只要發現帶字的瓶蓋,就可拿到煙臺啤酒廠駐上海辦事處換錢。這一招實在高明絕妙,顧客都愿意買他們的啤酒。餐廳的服務員開的啤酒愈多,中獎希望愈大,因此他們也愿意賣煙臺啤酒。而印在瓶蓋上的字,能激起市民的民族意識,買煙臺啤酒的可能性更大些。于是,這場啤酒大戰,以英法酒廠的失敗而告終,煙臺啤酒廠則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