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科學社會主義,從廣義上理解,就是作為完整的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從狹義上理解,是指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并列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本文涉及的是前者。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于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正象任何一種社會思想或理論的產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一樣,科學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物質生產、階級斗爭和科學文化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它的創始人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十九世紀三十、四十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在馬克思、恩格斯從事活動的英、法、德等西歐國家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這些國家一步步取代封建主義生產方式。
英國是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最發達的國家。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從紡織業開始的產業革命,很快波及到采煤、煉鐵、交通運輸各業,以機器生產為主體的資本主義工廠制度逐步代替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以紡織業為例,根據1841年的材料,工廠工人在棉紡織業中占68.7%,在毛紡織業中占50%,在絲織業中占40%。
工廠制度的確立, 大大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十九世紀四十年代, 英國的煤和生鐵產量與十九世紀初相比, 分別增加了3倍和9倍。棉紡織業發展尤為突出, 在1771—1795年輸入英國的籽棉平均每年不到500磅, 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則達到6萬磅。在1780—1840年間, 英國皮棉消耗量增長90倍, 棉織品出口增長20倍。其他工業部門, 如毛紡、麻紡、蠶絲加工、采礦等也都迅速地改變了面貌。從1770年至1840年的70年間, 工人每一工作日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20倍。
生產的發展促進了交通運輸。1830年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第一條鐵路通車, 所有大城市很快都被鐵路聯系起來。到1847年鐵路長度達7,700公里。1811年第一艘輪船在克萊德河下水, 到1836年停泊在英國海灣的輪船達500艘以上。
在法國, 1789年的大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特別是在七月王朝時期, 產業革命進展迅速, 機器被廣泛使用。1836—1846年的10年中,紡織業中機織部分的生產額增加了10倍。1830年, 法國有蒸汽機616臺, 總動力約1萬馬力; 1847年, 蒸汽機已有4,853臺, 動力達61,630馬力。1832年, 熔鑄生鐵22萬5千噸, 鐵14萬8千噸; 1846年,生鐵達58萬6千噸, 鐵37萬3千噸。工業用煤量從1830年的249萬4千噸, 增加到1847年的764萬9千噸。1831年鐵路線僅有39公里, 到1848年達到1,931公里。生產和交通運輸的發展促進了對外貿易, 1830年至1847年間, 對外貿易總值從11,310萬法郎增至24,370萬法郎。法國成為僅次于英國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政治上處于分裂狀態的德國,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比英國、法國落后。盡管如此, 到十九世紀三十、四十年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834年形成的德意志關稅同盟, 把包括2,500萬人口的18個邦連結成一個密切的經濟區, 促進了統一的民族市場的形成。關稅同盟建立后,工業發展速度顯著加快。1822年,全德意志只有兩臺蒸汽機;1837年,僅普魯士就有蒸汽機423臺,動力為7,513馬力;1849年增加到1,264臺,動力為67,149馬力。1846年,關稅同盟各國共有棉紡織廠313座,擁有75萬6千個紗錠。關稅同盟各國采礦業工人人數,到四十年代末達到60,800人。從1835年到1848年,萊茵一威斯特伐里亞地區煤炭開采量從99萬3千噸增加到169萬4千噸。1835年,普魯士開始修筑鐵路,到1845年鐵路干線已達2千多公里。1830年和1847年又先后創辦了漢薩汽船公司和漢堡一美洲汽船公司。
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的劇烈變化。大批破產的小手工業者和農民淪為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以德國為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大約有45萬工人,其中工業工人25萬,礦業工人7萬5千,非行會手工業工人12萬5千。到1848年,雇傭工人增加到大約100萬人,占總人口的將近10%。另一方面,資本的競爭又使生產資料逐漸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這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雹?/p>
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無產階級所受的剝削不斷加深。機器的使用和經濟危機,促使工人工資降低。如英國絲織工人的平均工資,1821年每周為16.5先令,1831年降低為6先令。法國里昂工人的工資,1830年只相當于1824年的一半。德國工人的工資更少得可憐,還要向容克地主繳納贖得人身自由的所謂“勞動職工稅”。在工廠,工人們完全淪為機器的奴隸,每天工作14—16小時,有的地方甚至長達16—18小時;廉價的女工和童工被普遍使用。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無情地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他指出,這種資本主義的雇傭奴隸制同“舊式的公開的奴隸制之間的全部差別僅僅在于現代的工人似乎是自由的,因為他不是一次就永遠賣掉, 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按日、按星期、按年賣掉的”,“因為他不是某一個人的奴隸, 而是整個有產階級的奴隸”①。
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促使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不斷加強。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 法國里昂工人兩次舉行起義,舉起“不能勞動而生, 毋寧戰斗而死”的旗幟,提出了“爭取民主共和國”的政治口號。1836—1848年, 英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②——憲章運動, 從提出普選權的要求到爭取民主共和國, 斗爭持續12年之久, 參加簽名的達300多萬人。1844年6月, 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明確宣布反對私有制社會, 并與政府軍展開血戰。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風起云涌, 此伏彼起, 把無產階級的斗爭推向一個新階段。無產階級已由僅僅為改善生活條件反對個別資本家的單純經濟斗爭, 發展到為爭取本階級的政治權利把矛頭指向資本主義制度的政治斗爭。他們拋棄了破壞機器等原始斗爭手段, 采用了政治示威、群眾性罷工, 直至舉行武裝起義等斗爭方式。無產階級的組織性不斷增強, 工人組織相繼出現, 1840年英國工人成立了“憲章派全國協會”; 1834年僑居法國的德國工人在巴黎成立了“被壓迫者同盟”, 1836年又創立“正義者同盟”; 1837年法國的工人組織“四季社”成立。工人組織的出現是工人階級擺脫以往的分散性、自發性的重要標志。這一切表明, 在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中,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逐漸升到首要地位, 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工人運動的發展充分顯示了無產階級的階級特性。馬克思,恩格斯發現:“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雹偎麄兪锹裨豳Y本主義,建設共產主義的階級力量。
資本主義生產的迅速發展加劇了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生產社會性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1825年在英國爆發了資本主義的第一次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使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給勞動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集中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病。當資本主義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顯示出優越于封建生產方式的進步一面,而隱藏在它內部的固有矛盾尚未充分暴露,這種不成熟的社會狀況使人們難于全面認識它的本質。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和固有矛盾的逐漸暴露,人們才有可能科學地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趨勢表明,生產的社會化,不能不導致生產資料轉變為社會所有,導致剝削者被剝奪。階級斗爭的發展則證明,人類要擺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的束縛,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實現理想的社會制度,只有靠組織起來的無產階級所進行的階級斗爭,而不能靠統治階級的“理智”和人們的善良愿望。所以,資本主義生產和階級斗爭的發展,是無產階級的階級要求和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理論表現——科學社會主義得以創立的客觀歷史條件。正如斯大林所說: “假如沒有資本主義和階級斗爭,也就不會有科學社會主義?!雹?/p>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來源
同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西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凱歌行進,階級營壘重新組合, 整個社會動蕩不安的狀況相適應, 思想文化領域異?;钴S, 特別是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都達到了它們發展的最高峰, 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列寧說:“馬克思的學說是人類在十九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的哲學、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社會主義的當然繼承者?!雹?/p>
作為德國新興資產階級愿望和要求的理論表現的德國古典哲學, 產生于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它包括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的發展和費爾巴哈恢復唯物主義的權威兩個方面。如果說唯心主義辯證法在康德那里還處于萌芽狀態,那么在黑格爾哲學中達到了它的高峰。黑格爾尖銳地批判了形而上學觀點,認為整個世界處在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 矛盾是發展的內在根源。這種辯證法思想是黑格爾哲學中的“合理內核”。但是,在黑格爾看來, 辯證運動的主體不是客觀存在的物質, 而是一種在世界出現之前就存在的“絕對精神”。他的辯證法是為論證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服務的。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進行了批判, 認為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它不依賴任何精神而獨立存在; 精神是物質的產物, 人的意識和思想不過是物質的器官, 即人腦的產物。這種唯物主義觀點是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但是, 費爾巴哈在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同時, 也拋棄了他的辯證法。費爾巴哈不承認自然界現象之間辯證的相互關系, 他的唯物主義是機械的, 形而上學的; 在解釋社會歷史現象時, 他不是用階級斗爭觀點, 而是用人性論觀點來說明, 這就陷入了唯心主義之中。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唯心主義體系的批判宣告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正當資產階級哲學走向死胡同的時候, 馬克思和恩格斯卻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精華,即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創立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這個過程中,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的偉大成就,特別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這三大發現,為科學世界觀的誕生奠定了自然科學的基礎。三大發現雄辯地證明,整個有機界,從植物、動物到人類,都是經過長期的進化,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從根本上否定了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
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另一個重要理論來源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由威廉·配弟創立,經過亞當·斯密的發展,到大衛·李嘉圖的完成, 形成一套集中反映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經濟理論。其中最積極的成果是勞動價值論。他們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工資、利潤和地租的源泉。這個理論接觸到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勞動與資本、工資、利潤的矛盾,開始觸及到社會各階級間經濟利益的對立和階級斗爭的經濟根源。但是,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他們不能科學地說明資本家財富的真正來源,反而荒謬地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工人和資本家共同創造的,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然而,古典政治經濟學派的勞動價值論,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剩余價值學說提供了入門的鑰匙。
十九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對于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指出:“德國的理論上的社會主義永遠不會忘記,它是依靠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這三位思想家而確立起來的?!雹?/p>
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揭露和無情批判是十九世紀初空想社會主義學說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圣西門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剝削者的驕奢淫逸是建立在勞動者的饑寒交迫的生活之上的。傅立葉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在漂亮的外衣下,把以前各種社會結構中的一切卑鄙齷齪的東西集中起來, 并使這些罪惡采取了復雜的、曖昧的、兩面的、虛偽的存在形式, 資本主義社會是“富人的天堂, 窮人的地獄”。歐文通過對資本盈利的計算揭露了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 他指出, 產業革命涌現出的大量財富是工人創造的, 卻為少數剝削者占據, 而創造者陷入了非人的境地。
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種種弊病進行了分析, 力圖找出資本主義罪惡的根源。圣西門和傅立葉認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 造成了社會上的種種災難。歐文一針見血地指出: “私有制使人變成魔鬼, 使全世界變成地獄”。此外, 他們還從社會道德、婚姻制度等方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墮落。他們抨擊了“現存社會的全部基礎”,“提供了啟發工人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材料”①。
在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時, 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了一些積極的主張和天才的設想。圣西門宣稱, 在未來社會里,“人民的幸福是社會組織的獨一無二的目的”,政治將由主要是管理人的活動變成主要是管理生產。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將被消除, 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文化水平將得到極大提高。在傅立葉設想的“協作制度”下,競賽代替了競爭,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都得到最大的幸福。他還提出, 婦女權利的擴大是一切社會進步的基本原則。歐文主張建立一個消滅私有制, 實行財產公有的人人幸福的“理性的社會制度”, 人人參加勞動, 實行按需分配。他們還提出了消滅三大差別的設想。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向往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對立的理想社會。
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存在著嚴重缺陷??障肷鐣髁x者認為,“理性”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私有制的產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是人類理性迷悟的結果;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制度,要通過宣傳教育和示范感化,依靠統治階級和有產者發善心,而不是依靠無產階級的斗爭和革命。正如列寧所說:“空想社會主義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會闡明資本主義制度下雇傭奴隸制的本質,又不會發現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也不會找到能夠成為新社會的創造者的社會力量?!雹?/p>
空想社會主義的不成熟的理論,是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階級狀況相適應的??茖W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資本主義生產和階級斗爭有了新發展的歷史條件下,通過參加階級斗爭實踐和艱苦的理論探索,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化的優秀遺產,其中除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外,還包括自然科學發展的新成果,以及資產階級社會學、法國復辟時期的歷史學等社會科學的新成果,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
卡爾·馬克思1818年誕生在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城,父親是個自由主義的開明律師。兩年以后,弗里德利?!ざ鞲袼乖谌R茵省巴門市(即現今伍佩爾塔爾市)誕生,父親是個保守的工廠主。萊茵區是當時德國經濟最發達、政治生活最活躍的地區。1835年,馬克思中學畢業后,進入波恩大學,一年后轉入柏林大學,在柏林期間,他加入了激進的青年黑格爾派行列。1838年,恩格斯中學還未畢業,就被父親送到不來梅一家商號去當辦事員,1841年到柏林服兵役時也成為青年黑格爾派分子。他們從黑格爾哲學辯證思維的寶庫中吸取營養,以德國古典哲學發展的高峰為起點,為自己的前進開辟道路。這時,在哲學上他們基本上是唯心主義者,在政治上是革命民主主義者。
馬克思大學畢業后,立即投入了反對封建專制和爭取民主的政治斗爭。1842年10月—1843年春,擔任自由主義反對派創辦的《萊茵報》的主編,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到下層人民的貧苦生活,切身體驗到普魯士國家制度和法律的虛偽性。他在報上發表了許多論文,例如,《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摩塞爾記者的辯護》等,維護勞動人民的利益,無情地揭露普魯士封建專制制度的反動本質。盡管這時馬克思還沒有擺脫唯心主義的影響,但他通過研究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已經開始認識到靠純理論的批判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他對黑格爾關于法律、歷史以及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關系的唯心主義觀點產生了懷疑,而對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及其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表示贊同。
正當馬克思以《萊茵報》為陣地向普魯士專制制度展開斗爭的時候,1842年10月,恩格斯服役期滿,來到當時資本主義大工業和工人運動最發達的英國,并立即投身到工人斗爭的洪流中去,他“拋棄了社交活動和宴會,拋棄了資產階級的葡萄牙紅葡萄酒和香檳酒,把自己的空閑時間幾乎都用來和普通的工人交往”①,并同憲章運動領導人和其他工人組織建立了聯系。
隨著馬克思、恩格斯轉向實際生活,他們同青年黑格爾派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青年黑格爾派反對哲學同社會實際相結合,馬克思、恩格斯卻主張哲學應當從純思辨的天國里走向廣闊的社會舞臺。正是經過實際生活的檢驗,他們認識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社會觀和國家觀的缺陷。他們同青年黑格爾派分道揚鑣已經不可避免了。
1843年3月, 馬克思退出《萊茵報》編輯部, 從社會舞臺重新回到書房。當時馬克思正處在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 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的過程中, 黑格爾哲學不能回答社會現實提出的問題, 費爾巴哈“過多地強調自然而過少地強調政治”①,他的唯物主義與現實也是完全脫離的。為了探求“此岸世界的真理”, 馬克思在深入鉆研哲學的同時, 大量閱讀經濟學、歷史學和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他集中精力批判黑格爾關于國家和法的唯心主義理論, 寫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得出了不是國家決定市民社會, 而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唯物主義結論。同年10月,馬克思為籌辦《德法年鑒》遷居到政治生活沸騰的巴黎。在那里,他一面積極參加工人運動, 與法國工人運動領袖和正義者同盟領導人建立聯系, 結識流亡在法國的各國革命者, 一面繼續為創立科學的理論而辛勤探索。
1844年2月, 《德法年鑒》刊登了馬克思的《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兩篇文章。文章指出,“政治解放本身還不是人類解放”②;實現人類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地, 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③?!芭械奈淦鳟斎徊荒艽嫖淦鞯呐?, 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 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 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雹苓@些精辟的論斷不僅把科學理論對人類解放的極端重要性闡述得一清二楚, 而且提出了無產階級偉大歷史使命和無產階級必須與科學理論相結合的思想, 標志著馬克思轉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
為了創立科學理論,馬克思從1843年底至1844年3月集中全力研究英、法等國歷史,特別是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基佐、梯葉里、米涅、梯也爾等人著作中關于階級斗爭的觀點,以及階級關系與財產關系相聯系的觀點給他很大啟發。通過對不同國家歷史發展的對比,有助于馬克思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中探尋國家和社會的本質,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但是,這還不能揭示決定歷史發展的最終根源。經濟學的豐富知識使馬克思意識到,“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①。于是從1844年4月起,他又集中力量鉆研政治經濟學著作。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從財富的分配角度對階級的產生進行了分析,提出勞動是財富的源泉的觀點。馬克思認為,“這樣一來,在政治經濟學中,歷史斗爭和歷史發展過程的根源被抓住了,并且被揭示出來了?!雹诘枪诺浣洕鷮W家不了解生產勞動過程所體現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馬克思吸取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積極成果,深入研究生產勞動背后的人與人的關系。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他不僅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財富分配的三種主要形式——工資、利潤、地租——的研究,揭示了工人、資本家、土地所有者對立的經濟根源,更重要的是,他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環節,得出了如下結論:“私有財產的運動——生產和消費——是以往全部生產的運動的感性表現,也就是說,是人的實現或現實。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雹垴R克思認識到私有制是生產運動一定階段的產物,物質生產是整個社會的基礎。當馬克思獲得了這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之后,繼續深入地開辟理論發展的道路。他純熟地應用辯證法研究生產運動的過程,得出了“對于世俗基礎本身首先應當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①的結論。經過艱苦的勞動, 馬克思吸取了整個歐洲哲學、經濟學和歷史學的最高成果, 終于邁出了通向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決定性一步, 他宣布:“按照我們的觀點, 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雹?/p>
如果說馬克思是從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入手轉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 那么恩格斯則是從研究英國社會狀況和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完成這一轉變的。恩格斯來到英國的曼徹斯特后, 在深入工人運動的同時, 鉆研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 為憲章運動的機關報《北極星報》和馬克思主編的《萊茵報》撰稿?!霸跀挡粍贁档臏噬鐣髁x思潮和派別當中, 恩格斯終于給自己打開了一條通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道路”③。1844年3月, 他在《德法年鑒》上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 從社會主義觀點出發,批判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范疇, 剖析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矛盾, 論證了消滅私有制的必要性。在《英國狀況: 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一文中, 恩格斯批判了英國唯心主義歷史學家卡萊爾鼓吹的“英雄崇拜”、“天才崇拜”的唯心主義歷史觀。這些著作表明,恩格斯已經轉向了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
1844年8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會見, 他們傾心交談了各自的政治理論觀點, 取得了完全一致的見解, 從此開始了他們創立科學的世界觀的偉大合作。同年, 合著了《神圣家族》。這部著作批判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第一次提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這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重要原理,論證了無產階級解放人類的歷史使命。
1845年,恩格斯發表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這部著作根據大量調查材料,論證無產階級所處的經濟地位將不可遏制地推動它為推翻資本主義而斗爭,并提出了工人運動必須同社會主義相結合的原理。
隨著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逐漸形成,清算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影響就成為唯物主義歷史觀進一步完善的必然要求。費爾巴哈把人作為他的哲學的核心,脫離實踐,脫離社會,把人的自然屬性看作是人的本質,用這種觀點解釋社會現象只能得出唯心主義的結論,不能正確認識社會生活的本質。1845年春,馬克思寫了《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著重闡明了實踐在社會生活和人的認識中的作用,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檢驗人的思維的真理性的標準。恩格斯說,這個提綱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①。
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斑@種歷史觀就在于: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并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后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并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雹谥链?,決定人類歷史發展最終根源的千古之謎終于被揭破了。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發現并未使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就此止步。他們又從歷史發展的一般再深入到歷史發展的個別,具體剖析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 探索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 產生了剩余價值學說的萌芽。
在1844年,當馬克思鉆研古典政治經濟學時,對古典學派的勞動價值論還沒有深刻理解, 而是用流行于哲學界的“異化”理論來分析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矛盾。他指出,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 勞動產品作為一種物化勞動脫離了勞動者, 成了勞動者的異己的敵對力量。勞動者生產得越多,他本人所能消費的越少;他創造的價值越多, 他自己的價值就越被貶低。這種異化不僅反映在生產結果與勞動者的關系上, 而且還反映在生產活動中, 其明顯表現就是, 勞動象是一種自我犧牲, 自我折磨, 如果沒有強制,“人們就會象逃避鼠疫那樣逃避勞動”①。勞動者同勞動產品的異化, 正是他同生產活動相異化的結果。而占據勞動者的成果, 支配他們勞動的正是資本家。這就清楚地表明, 勞動及勞動產品的異化, 實質上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對立的產物, 其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馬克思運用異化理論分析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 成為通向科學的剩余價值學說的起點。
如前所述, 馬克思、恩格斯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促進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形成; 而四十年代中期, 他們在唯物主義歷史觀方面取得的成就又為他們在政治經濟學領域的革命奠定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1847年馬克思寫的《哲學的貧困》和《雇傭勞動與資本》, 已不再用“異化”理論來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關系,而是把古典經濟學家的勞動價值論作為剖析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理論出發點。他指出, 工人以自己的勞動換取生活資料, 資本家則用屬于他所有的生產資料換取工人的勞動。這種勞動不僅補償了工人所消耗的部分, 而且還使積累起來的勞動具有比以前更大的價值。在這里, 馬克思雖然還沒有明確提出“剩余價值”的概念, 但他已十分明確,在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同他由于勞動而從資本家手中取得的價值之間存在一個差額,這個差額成為資本家財富的來源。
同時,馬克思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的基本聯系,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資本、利潤等經濟范疇不過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抽象。古典經濟學家所說的“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才成為資本,工人的勞動也只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才成為商品,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就是建立在“勞動商品”的基礎之上的。由此可見,盡管這時馬克思的經濟思想還不像他的哲學思想那樣得到完整而系統的闡述,還沒有明確區分“勞動”和“勞動力”這兩個對于確立剩余價值學說具有關鍵意義的基本概念,還沒有最終形成他的剩余價值理論,但某些具有決定意義的觀點已經提了出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基礎已被奠定。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寫的《共產黨宣言》是第一部較為完整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劃時代的光輝文獻,它集中概括了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人類優秀文化遺產而創立的無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偉大成果,它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馬克思、恩格斯在致力于創立革命理論的同時,積極參加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他們確信,無產階級要獲得解放,不僅需要革命理論指導,而且要有一個以革命理論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1846年初,他們在布魯塞爾組織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在工人中宣傳革命理論,同當時流行的魏特林的平均共產主義、小資產
《共產黨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階級的“真正的社會主義”以及蒲魯東思想展開斗爭,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作思想上、組織上的準備。1847年,他們應邀加入了德國工人的秘密團體“正義者同盟”。6月,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推動下,正義者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1848年2月在倫敦正式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就是他們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列寧說,《共產黨宣言》“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鮮明的筆調敘述了新的世界觀,即包括社會生活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最全面最深刻的發展學說辯證法以及關于階級斗爭、關于共產主義新社會的創造者無產階級所負的世界歷史革命使命的理論?!雹?/p>
《共產黨宣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考察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如同以前存在過的一切社會一樣,有其自身產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它不是永恒的。由于資本主義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不再能支配由它自己所造成的巨大社會生產力,社會化的大生產必然要求消滅私有制,代之以與它相適應的公有制。因此,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勝利是不可避免的。這個觀點使社會主義理論脫離了從頭腦里臆造的空想性質,把它放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矛盾運動這個現實的基礎之上,從而與空想社會主義劃清了界限。
《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即巨大的生產力,而且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工人階級。馬克思、恩格斯對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階級特性作了科學的分析,深刻論證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偉大歷史使命。這就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找不到實現理想社會所依靠的階級力量的根本缺陷。
馬克思、恩格斯根據階級斗爭的規律, 在《共產黨宣言》中闡明了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途徑。他們指出, 原始公社解體以后的全部人類歷史是一部階級斗爭的歷史?,F代資本主義社會并沒有消滅階級對立, 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與過去的社會形態比較起來, 資本主義社會的特點在于它把矛盾簡單化了, 集中表現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日益激烈的對抗。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資產階級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特別是運用國家政權來對付無產階級。面對資產階級的鎮壓,無產階級靠和平的、合法的斗爭方式是不能獲得解放的, 只能通過革命, “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①。馬克思、恩格斯寫道, “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②?!豆伯a黨宣言》的這個觀點從根本上否定了空想社會主義者鼓吹的通過教育、示范和理性感化等和平途徑, 使無產階級擺脫奴役的荒謬論點, 從而為無產階級指明了通向理想社會的唯一正確的道路。
空想社會主義者幻想依靠個別天才人物, 甚至依靠統治階級來實現自己的社會主義理想。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 只有依靠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政黨, 即共產黨的領導, 才能實現共產主義?!豆伯a黨宣言》對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基本任務和策略原則等問題作了專門論述。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階級組織, 它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的特點在于, 在各國無產者的斗爭中, 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 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 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 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豆伯a黨宣言》規定了共產黨的策略原則, 即共產黨人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 同時指出,“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雹佟豆伯a黨宣言》還駁斥了對共產主義的種種誣蔑, 批判了形形色色非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潮。
《共產黨宣言》以經典性的敘述總結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他們的實際斗爭和理論研究中獲得的成果, 達到了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前所未有的高峰, 成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發展過程中有決定意義的里程碑。
恩格斯指出, 由于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發現,社會主義變成了科學。而《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提出剩余價值理論, 有人據此對《共產黨宣言》能否作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提出疑問。
我們認為, 馬克思雖然是在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出版以后才公開使用“剩余價值”這一科學概念, 但是, 如前所述, 關于剩余價值學說的基本思想在《哲學的貧困》和《雇傭勞動與資本》等著作中已經萌發。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二卷序言中指出, 這兩部著作證明了馬克思當時“不僅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資本家的剩余價值’是從哪里‘產生’的, 而且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樣‘產生’的”②?!豆伯a黨宣言》指出, “資產階級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 是財富在私人手里的積累, 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 資本的生存條件是雇傭勞動?!雹圪Y本家“花在工人身上的費用,幾乎只限于維持工人生活和延續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④。這里,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剩余價值的概念, 然而關于資本是從哪里和怎樣產生、增殖的,關于“剩余勞動”的思想已清晰可見。
此外,如同任何思想體系的產生必然經歷一個醞釀、形成、完善的歷史過程一樣,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經過馬克思、恩格斯的辛勤探索,經過他們的前輩和同代人的共同努力,社會主義學說從量變發展為質變,《共產黨宣言》集中概括了這種發展的成果,作為質變的標志載入史冊。當然,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不意味著論證的完成??茖W社會主義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充實,其中剩余價值理論的明確提出,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創立史上的又一個重要路標。
所以,把《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作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敲響了資本主義的喪鐘,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壓迫人民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銳利的思想武器,從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1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第364頁。
② 《列寧選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811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61頁。
② 《斯大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1頁。
① 《列寧選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441—442頁。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66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第283頁。
①《列寧選集》第2卷,第445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73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3頁。
②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第435頁。
③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第15頁。
④ 同上書, 第9頁。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3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第17頁。
② 同上書, 第81頁。
③ 《列寧全集》第19卷, 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60頁。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209頁。
②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3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94頁。
① 《列寧選集》第2卷,第578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第263頁。
② 同上書,第 285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第284頁。
②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12頁。
③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第263頁。
④ 同上書, 第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