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初葉的空想社會主義
十九世紀初葉,歐洲出現了三位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過程中,曾經認真地研究了這些空想家的著作,在深刻揭示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存在的一系列錯誤和分析它的歷史局限性的同時,又批判地繼承了這個學說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把空想社會主義當作創立無產階級科學世界觀的歷史借鑒。十九世紀初葉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
空想社會主義是伴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出現而產生的思想體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最先是在西歐發展起來的。十四到十五世紀,意大利開始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進程,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英、法、德、尼德蘭、西班牙等國,資本主義開始有了程度不同的發展。伴隨這一發展,便產生了現代無產階級的先驅——城鄉早期無產者。這些無產階級的前輩,在積極參加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封建斗爭中,幻想直接實現本階級的政治愿望和經濟要求,并為此進行了最初的斗爭。在十六世紀初,有德國農民戰爭中的閔采爾起義和再洗禮派的活動;在十七世紀,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掘地派”運動;在十八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出現了“巴貝夫密謀”的斗爭。早期無產者群眾進行的這些最初的斗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敗。但是伴隨這些斗爭,卻產生了相應的理論表現——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早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就有關于理想制度的空想描寫;到十八世紀,出現了直接的共產主義理論;十九世紀初,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高峰,空想家們突破幻想外殼而顯露出的天才思想萌芽更為豐富,其代表人物被恩格斯稱作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因此,空想社會主義是現代無產階級的先驅——早期無產者群眾的世界觀,是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學說,是早期無產者群眾譴責和反抗資本主義剝削與壓迫的理論表現。
從虛幻的描寫到戰斗的“法”的理論
空想社會主義思想誕生的標志是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烏托邦》一書的問世。在《烏托邦》中,莫爾揭露了英國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早期無產者和破產農民的苦難,用“羊吃人”的形象語言,控訴了資本主義靠血腥剝奪農民起家的罪惡。他有史以來第一次提出了私有制是人類一切社會苦難的總根子的論斷。莫爾認為,只有完全廢止私有制,才能建立公正的秩序。為此,他幻想出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私有財產,實行共產主義制度的理想國度。在莫爾的觀念中,共有首先是指生產共有。烏托邦社會在經濟上是一個統一體,全部土地都是共有財產。手工業和農業所生產的一切產品都是整個社會的財產,產品的分配,采用按“需”分配的原則。
莫爾之后,在十七世紀,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的其他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沿襲《烏托邦》開創的道路來勾勒他們的思想,描繪出一幅幅理想社會的藍圖。其中有兩部著作最有名,這就是1623年出版的意大利人康帕內拉寫的《太陽城》和1675-1679年出版的法國人德尼·維拉斯寫的《塞瓦蘭人的歷史》。這兩本書都繼承了《烏托邦》的傳統,一方面抨擊現實社會的黑暗,另一方面幻想出理想的“太陽城”和“塞瓦蘭國”。但與烏托邦相比,它們又有自己的特色,把對某些社會主義原則的猜測向前推進一步。例如對“勞動“的態度,康帕內拉明確提出勞動光榮的思想;維拉斯則提出了勞動競賽的主張等。
在莫爾和康帕內拉之間,即十六世紀二十年代,德國爆發了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從中涌現出一位德國早期無產者的代表人物托馬斯·閔采爾。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與他的革命實踐相聯系。他積極投身于革命運動,依靠雇傭工人和貧苦農民,建立秘密革命組織“上帝的選民同盟”,展開實際斗爭并為之獻身。他的演講和小冊子,如《對諸侯講道》、《書簡》等等,表述了德國早期無產者和其他勞動群眾對一系列社會主義原則的響往。在閔采爾所設想的未來社會中,消滅了私有財產,不存在階級差別,社會成員不是互相孤立和對立的,也不存在同他們格格不入的國家制度。
十七世紀英國又出現了一位空想社會主義者杰臘德·溫斯坦萊。他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出現的“真正平等派”或“掘地派”領袖。他不但繼承了莫爾的傳統,而且象閔采爾一樣,領導群眾為實現平等權利而斗爭。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與其前輩相比,開始具有論戰形式和理論化的特點,為十八世紀法國以論戰性和“法”理論為特點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開辟了新路?!蹲杂煞ā肥菧厮固谷R1651年完成的代表作。他用擬訂法律草案的形式,提出了未來社會的基本綱領,包括土地公有、不準雇工等原則。溫斯坦萊第一次把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加以區別,主張生產資料(土地等)公有,而家具等屬于個人,并受法律保護。溫斯坦萊開始把所有制的中心問題轉到生產方面來,主張保持消費的個人性質。而在此之前的空想家們都還未能做到這一點。
空想社會主義萌發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主要是用文學形式描繪幻想中的理想社會。因為他們處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初期,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還沒有明顯暴露出來,他們還不可能通過理論闡發自己對理想生活的認識,即他們對一系列社會主義原則的猜測。此外,在他們對未來社會的各種描寫中,在天才的思想火花之間,也存在不少嚴重錯誤。例如莫爾仍然在他的理想國中容忍奴隸勞動;康帕內拉為了消滅私有制竟主張實行公妻制,等等。
十七世紀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國早期無產者的隊伍不斷壯大。他們不但要求推翻封建統治,而且痛恨新興的資本主義剝削。因此反映無產者這種不滿情緒的空想主義日益活躍,象《塞瓦蘭人的歷史》那樣的空想小說競相出現,引起社會上的巨大反響。進入十八世紀,西歐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重心轉移到法國。這時的空想家,繼承溫斯坦萊的傳統,開始突破《烏托邦》的空幻形式,發展為戰斗的“法”的理論。
十八世紀法國歷史的重大事件是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而啟蒙運動的開路先鋒神甫梅葉,就是一位空想社會主義者。梅葉在他的唯一著作《遺書》中,曾經粗線條地勾劃了以公有制為核心的未來社會原則。
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法國出現了西歐空想社會主義第二個發展階段的兩位著名代表馬布利和摩萊里。他們在啟蒙運動中進一步舉起了早期無產者的理論旗幟,在資產階級的思想運動中,表達了早期無產者的愿望和要求。1753年摩萊里出版《巴齊里阿達》,1755年出版名著《自然法典》。馬布利幾乎在同一時期發表《論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等一系列論戰著作。他們以強烈的戰斗精神和較為嚴密的理論,特別是以法律的形式,闡述了自己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他們提出了經濟法、土地法、取締奢侈法、行政管理法等進行社會改革的法律草案,以打擊大地產所有制,反對財產的繼承和集中。摩萊里主張把社會劃分為小規模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馬布利幻想建立一個“比柏拉圖的共和國還要完美的共和國”,那里人人都是窮人,人人又都是富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
但是,法國手工業和小農經濟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條件,限制了他們的眼界。早期無產者仍受到小生產者落后意識影響的時代特點,在他們的著作中反映得十分鮮明。因此,他們都倡導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摩萊里認為要實現普遍平等,必須在生產和消費兩個方面都貫徹絕對平均主義原則。他要求立即取消分工,把繁重的體力勞動交給社會一切成員平均負擔,認為社會上一部分人以腦力勞動為職業是一種必須消滅的特權。同時,他提出應該絕對平均地分配消費品,社會成員在衣食住各個方面都必須完全相同。馬布利則推崇斯巴達人的生活方式,認為人的最高品德是清心寡欲,節制自足;人的需求越少,幸福就越多。他甚至要求文明民族應象落后民族那樣生活,粗皮裹身,腳不著履,席地而臥。這正是恩格斯說的“苦修苦煉的、禁絕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①的典型。
巴貝夫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他于1796年組織了“平等派密謀”團體,試圖以武裝起義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他在《平民宣言》等文中,表達了通過武裝起義,建立革命專政和過渡到“未來新型社會制度”的思想,開始探索實現理想社會的途徑。這是他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但是,他要求消滅大城市,使社會的公民都成為貧苦的農民,主張“沒有任何差別的絕對的平等”。誠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這是普遍的禁欲主義和粗鄙的平均主義的反映。
禁欲主義和平均主義思想,早在莫爾、康帕內拉、溫斯坦萊那里已經有所表現,到了摩萊里、馬布利、巴貝夫就變得突出起來。任何思想都無法超出當時的歷史條件。早期的這些空想社會主義者要在大工業出現以前的生產條件下實現共產主義,無法克服理想社會和很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迫使他們不得不把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當作未來社會的原則。這種理論的錯誤是不言而喻的:實行平均主義,必然要壓抑生產者的積極性,導致高產量向低產量看齊,復雜勞動向簡單勞動看齊,其結果是使生產停滯、倒退,使空想家要實現社會平等和普遍解放的理想落空。
從莫爾到巴貝夫,空想社會主義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一方面在批判私有制和社會不平等等問題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另一方面在對未來理想社會原則的探索中,卻走入了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的死胡同。如何擺脫這種困境,成為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存在和進一步發展的嚴峻課題。
資本主義時代的三位偉大智士
歷史的車輪駛進了十九世紀??障肷鐣髁x在進行過工業革命的英國和經過資產階級政治革命洗禮后的法國,掀開了自己最光輝的一頁。
十八世紀后半期,英國先后有了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等發明,推動了整個工業的飛躍發展,形成聲勢浩大的工業革命,機器排擠了手工,大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促成了現代無產階級的誕生。工業革命標志著資本主義的鞏固和發展,但從此資本主義固有矛盾也逐漸暴露出來。特別是1825年英國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令人矚目,也發人深省。
1789年法國大革命“把全部封建遺跡從法國地面上一掃而光”①,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掃清了道路。但是革命后的新制度,對廣大勞動人民來說,只不過是用雇傭奴隸制代替了封建奴役而已?!昂蛦⒚蓪W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那時只是還缺少指明這種失望的人,而這種人隨著世紀的轉換出現了”①。這就是三位資本主義時代的偉大智士——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
圣西門《贊歌》的封面
圣西門(1760-1825年)出生于法國一個貴族伯爵之家。大革命的洗禮,使他由貴族子弟經過曲折的道路轉變為“工人階級的發言人”。圣西門曾受教于著名的啟蒙學者、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達朗貝爾,受到啟蒙思潮的深刻影響。他19歲去美洲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爆發后,圣西門曾積極投身其中。但隨著革命的深入發展,他的革命熱情卻逐漸低落。他始終不能理解雅各賓專政時期的革命措施。1802年,圣西門開始了研究和寫作生涯。他注意到法國大革命后工人階級境況日益惡化的事實,決心為改進最窮苦階級的精神和物質狀況而工作,逐漸形成自己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圣西門圍繞“改造社會”這一主題,寫了許多著作。他1803年發表《一個日內瓦居民給當代人的信》,1808年出版《十九世紀科學著作導論》。1813年,他又寫成兩部著作:《人類科學概念》和《論萬有引力》。但圣西門遇到的卻一直是輿論界的沉默。直到1814年,他的《論歐洲社會的改組》一書出版,才受到社會注意。1817-1818年間,他發表了《論財產和法制》一書,提出要用“實業制度”來改造社會。1821年,圣西門的《論實業制度》一書出版,進一步清晰地論證了實業制度的觀念。圣西門生平最后三年,連續出版了《實業家問答》、《論文學、哲學和實業》、《新基督教》三部著作,全面而系統地論述了他的學說。
傅立葉(1772-1837年)和圣西門是同時代人,出生在法國貝桑松一個富有的呢絨商家庭。其父曾擔任過當地商業法庭庭長。傅立葉中學畢業后,也開始從事商業活動。這使他觀察到貴族、資產階級奢侈糜爛的生活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悲慘處境,為他后來形成自己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在法國大革命的高潮中,傅立葉的商品被征用,本人被強拉入吉倫特派的軍隊;后來又受到革命政權的拘禁和審查。這些遭遇對他的刺激很大,使他對革命和革命戰爭終生抱否定態度。
大革命后,傅立葉繼續經商。1803年底,他發表論文《全世界和諧》,第一次公開提出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此后,他30余年如一日,為宣傳他的理想而奮斗,直到1837年病逝。
傅立葉的著述內容龐雜。他那無所不包的體系的中心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和對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論證。傅立葉寫了許多小冊子,還有三部大部頭的著作:1808年出版的《關于四種運動和普遍命運的理論》(簡稱《四種運動的理論》),1822年發表的《論家務和農業協作社》,還有1827年間問世的《工業和協作的新世界,或發現情欲分類的吸引人的勞動和適合天性的勞動的方法》(簡稱《新世界》)?!缎率澜纭芬环催^去艱澀怪異的文風,清晰流暢地全面闡述了他的觀點。傅立葉留下的遺稿,后來陸續發表,其中最有意義的是1845年發表的《論商業》一文,無情地鞭笞了資本主義商業的罪惡,受到恩格斯的高度重視。
與圣西門、傅立葉并列的歐文(1771-1858年)是英國杰出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如果說圣西門是法國大革命的產兒,那么歐文就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產兒。他的一生都和工業革命密切相關,在親身參加這場革命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空想學說。他還直接參加和領導過英國早期的工人運動。
歐文出生在英國威爾士蒙哥馬利郡的小鎮紐塘,父親是個手工業者,家計艱難。歐文9歲就被迫輟學自謀生路。他當過學徒和店員,憑自學掌握了豐富的哲學、文學、經濟學知識。他有卓越的組織才能,十八、九歲經營一個生產精紡機的小工廠,取得很好的成績。1791年他應聘到曼徹斯特一家有500職工的大紡紗廠當經理,后來成為查爾頓公司的股東和經理。他的組織才能和經營方法很快為人們所賞識,20歲就在英國實業界嶄露頭角。
年輕的工廠主從自己的經歷中體會到資本主義的弊病和工人階級的苦難,開始摸索改造社會的方法,致力于社會改革的實踐。1800年歐文擔任有兩千人的新拉納克大棉紡廠的經理,開始了他的改革活動。這個破敗、骯臟的工廠,在歐文的治理下,出現了奇跡?!霸谶@里,酗酒、警察、刑事法庭、訴訟、貧困救濟和慈善事業都絕跡了?!雹傩吕{克成了模范移民區。歐文成了歐洲最有名的慈善家。歐文看到,工人生活改善的同時,企業的利潤仍有增加;工人生產的財富,比人們消費的多,二者之間的差額,就是工人創造的利潤,被企業主無償占有了。當歐文終于領悟到利潤來自對工人的剝削這一真理以后,他得出了革命的結論:工人階級創造的財富應當為大家共同的福利服務。這樣,歐文從一個資產階級的慈善家進而轉變為空想共產主義者。他的“共產主義”是通過純粹營業的方式,作為商業計算的果實產生出來的,它始終都保持了這種實踐的性質。從此,歐文不惜拋棄自己在上層社會中的名望和聲譽,滿腔熱情地宣傳自己的理論,堅持從事一系列實踐活動。
1824-1828年,歐文率其信徒,在美國創辦“新和諧”公社,實驗示范他的空想理論。失敗后返回英國,直接轉向工人階級,繼續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他創辦《危機》雜志,宣傳自己的學說。在他的影響和領導下,英國出現了300個生產、消費合作社。歐文成為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他參加工會運動,1833年10月在倫敦成立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全國產業部門大聯盟”。它實際上是英國第一個工會組織,歐文當選為主席,成為英國職工會的奠基人?!爱敃r英國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會運動、一切實際成就,都是和歐文的名字聯在一起的?!雹?/p>
但是,晚年的歐文開始脫離工人運動。聲勢浩大的憲章運動,他也沒有參加。
歐文留有大量演講詞和小冊子,還有《新世界觀或論人類性格的形成》(1813年),《致拉納克郡的報告》(1820年),《新道德世界書》(1842-1844年)、《人類思想和實踐中的命運》(1849年)等著作。在最后一本書中,歐文對自己的全部學說作了簡要概述。
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思想
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是在西歐主要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紛紛確立的時期產生的。處在這一時期的空想家有可能比以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更深刻地觀察和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弊害,抨擊它的全部基礎,而不再象他們的前輩那樣,往往把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混為一談。同時,他們也有可能把各自的空想學說建立在現代化大生產和對消費資料無限增長可能性的認識上面,克服了早期空想社會主義那種要求歷史車輪倒轉的傾向,擯棄了粗鄙的禁欲主義和平均主義。
十九世紀初葉空想社會主義的基本內容和歷史意義,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分述:
第一,在資本主義制度剛剛勝利之后,三大空想家就洞察了這個制度的幾乎一切弊病,雖然他們沒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卻對它進行了機智有力的批判。這是十九世紀初葉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精華。
圣西門、傅立葉把法國大革命前資產階級思想家們的狂熱預言和革命后的冷酷現實進行對照,揭露了新制度下的一系列社會矛盾,特別對社會生產力空前增長的同時,貧富懸殊也空前增長的極端不合理現象提出控訴。他們尖銳指出:文明運行于“罪惡的循環”之中,“貧困是由富裕產生的”。傅立葉把1825年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稱為“多血癥的危機”,深刻地指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他描述資本主義是一種“每個人對全體和全體對每個人的戰爭”的制度,說文明制度的基本原則是“為了幾個富人,就必須有許多窮人”,工廠主和商人所關心的是如何縮減工人的工資和怎樣增長自己的財富。因此,資本主義文明就是“復活的奴隸制”,雇傭勞動是奴隸勞動,工廠就是“溫和的監獄”。
傅立葉還出色地鞭笞了資本主義商業。他十分熟悉其中內幕,歷數其重重罪惡,指出資本主義商業是撒謊和欺騙的場所,全體人民的陷井;商人是一幫搶劫犯、強盜和???。在傅立葉看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商業是控制整個社會的新的社會權力,不但政治、經濟生活以商業利益為轉移,甚至文人學者也淪為商人的奴仆。他譏諷道:金牛犢把整個學術界拴在自己的戰車上,各種各樣的學者拜倒在商業財神的腳下,他們馨香祈禱的只是金錢。
圣西門則指出資本主義是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同剝削階級的極端奢華相反,勞動群眾普遍遭受奴役和貧困。社會上到處充斥著專橫、無能和陰謀。利己主義的壞疽,侵害著一切政治機體。統治者無惡不作,噬去勞動者絕大部分收入,許多窮人沒有工作,勞動力價格非常低廉,他們吃得很壞,不但物質生活十分貧困,精神狀況也很悲慘。圣西門也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一種新的奴役形式。
歐文是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批判資本主義的。他用營業會計的數字,說明勞動者階級創造的宏偉生產力,在資本主義社會只使少數人發財致富,而自己反而更加貧困。資產階級在“個人自由”、“個人競爭”的口號下,自由地為追求利潤而剝奪千百萬人的健康和生活中的一切享受,無產階級卻只獲得挨餓的自由。因此歐文說:“從效果上說,人為工資制度(即資本主義制度)比野蠻或文明社會歷來實行過的奴隸制度都更殘酷?!睔W文認為資本主義是棵“罪惡之樹”,應當連根砍掉。
三大空想家不僅揭露資本主義的罪惡,而且力圖找出這種罪惡的根源。圣西門認為資本主義災難的原因是社會有兩個值得同樣畏懼和仇視的敵人——無政府狀態和專橫霸道。傅立葉從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中看到了“一切災難的主要原因是生產的分散性和不協調的勞動”。歐文則進一步指出:私有制使人變成魔鬼,使全世界變成地獄。他認為要清除資本主義的一切弊病,就必須消滅私有制,建立共產主義。通過這些議論,雖然還不能說他們已經看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但是顯而易見,歐文已經“猜到了文明世界的根本缺陷”①。
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但在當時是啟發工人階級覺悟的寶貴教材,就是現在也還是我們認識資本主義本質,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很好的參考資料。
第二,三大空想家都提出了一套改造社會的方案,在這些空想方案中,包含著他們對社會主義原則的天才猜測,在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歷史中具有巨大價值。
圣西門要用“實業制度”代替資本主義。什么是實業制度呢?圣西門解釋,實業制度是使生產者(即“實業家”)變成統治階級,掌握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權力的社會制度。在實業制度下,社會按最有利于生產的方式組織起來,消滅一切游手好閑、寄生和不勞而獲現象,最大限度地實現平等和自由,高速發展經濟以促進個人和公共福利,盡善盡美地運用科學、藝術和工業所取得的知識來滿足人們的需要,等等。限于歷史條件和某些資產階級傾向的影響,圣西門在反對不勞而獲的同時,卻分不清工資和利潤的區別,因此在他的實業制度里,所謂“實業家”不僅指工人、農民和其他勞動者,而且也包括企業主、商人和銀行家等資產階級分子。他錯誤地認為企業主、銀行家所得利潤就是他們正當的勞動報酬。但是,圣西門的實業制度諸原則的出發點和他所關心的問題,還是為了“保證最窮苦階級的身心生活得到迅速和最圓滿的改善”。他在最后著作《新基督教》中,直接作為工人階級的發言人出現,宣告他的努力的最后目的是工人階級的解放。
傅立葉設計了“和諧制度”以取代資本主義。他認為,人人都有勞動的欲望,絕對的懶散是沒有的,如果設計一種社會制度,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表現出對勞動的愛好,喚起勞動對人的吸引力和樂趣,社會上的寄生現象就能消滅,社會財富就能極大提高,加上合理的分配方法,廣大人民的貧困和苦難就能克服,從而使社會實現團結、合作和普遍幸福。為此,他認為必須在全世界建立成千上萬個“法郎吉”組織,靠法郎吉和法郎吉聯合體的力量達到這一目的。法郎吉是和諧社會的基層組織,是一種有組織的生產和消費合作社。法郎吉成員在這些組織里過著自由勞動、盡情享受的幸福生活。
圣西門和傅立葉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方案時沒有提出消滅私有制。歐文的理想社會制度則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各個“勞動公社”的聯合體。勞動公社是一種由農、工、商、學結合起來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它兼有城市的現代化生產和生活設施以及農村自然風光的優點。歐文認為,由于勞動公社建立了共產主義公有制,因此資本主義競爭引起的破壞、奴役和貧困就會被消除,進而使階級、特權和剝削壓迫被消滅,失業和游手好閑等現象也因為實行了集體生產和義務勞動而不復存在。在公社制度下,人們受到良好的教育,科學技術得到極大發展,機器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減輕了社會成員的勞動強度,并使各種產品極大豐富?!耙虼丝梢宰屆總€人都隨便到公社的總倉庫去領取他所要領的任何物品?!睔W文堅信自己設計的公社制度一定會在全世界取得勝利。他的理想是:先建立起模范公社進行示范,然后逐步推廣,普及到歐洲和全世界,最終把全球“聯合成為一個只被共同的利益聯系起來的偉大共和國”。
透過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社會的描寫,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許多積極內容。如圣西門提出的一切人都應當勞動,消滅一切寄生現象的原則,用有計劃有組織的生產代替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以及他提出的對人的政治管理應當變為對物的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指導的思想;傅立葉提出的勞動將由痛苦的謀生手段變成人們的樂生要素;歐文和傅立葉的消滅三大差別的方案等,都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有價值的素材。
第三,空想社會主義者在社會歷史觀方面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的,但是其中也含有唯物史觀和辯證法的因素。這在圣西門和傅立葉的空想學說中尤為明顯。傳統的歷史觀崇拜偶然性,把人類歷史看成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堆積。圣西門卻力圖在歷史進程中尋找規律性。他提出歷史科學應該象自然科學一樣成為“實證科學”,認為人類歷史是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歷史,新的社會形態總比舊的社會形態進步和優越,每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都是過去歷史發展的結果和自然延續,因而沒有永恒的社會制度,而人類如果掌握了歷史發展的規律,就有可能根據過去的歷史預見將來的社會發展。他把自己的實業制度建立在現代大工業的基礎上,看作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案盗⑷~最偉大的地方是表現在他對社會歷史的看法上”①,在他關于社會發展階段的神秘幻想中包含有辯證法思想和唯物主義因素。他制作了社會發展階段圖表,說明社會是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它的上升時期和下降時期,并以此證明,資本主義制度也是暫時的。
十九世紀初葉的空想社會主義雖然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三大空想家的理論畢竟是與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和階級狀況相適應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思想,因而存在一系列根本錯誤。把這些錯誤歸結為一點,就是這些空想學說的理論基礎都是歷史唯心論。
唯心史觀使空想家們求助于啟蒙學者的“理性”,從“思維著的悟性”出發去批判資本主義。這種批判,因為不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認識上,不是對社會經濟生活和階級關系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的結論,故只能把資本主義簡單地當作不符合人性的壞東西拋棄掉。因此,雖然他們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乏深刻之處,但最終卻無法說明資本主義的本質,不能揭露它的基本矛盾。
唯心史觀使空想家們無法找到變革現存社會的物質力量和正確道路。他們雖然同情無產階級,卻僅僅把這個階級當作一個遭受不幸,急需搭救的社會階層。他們不懂得階級斗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不了解無產階級埋葬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而仍然囿于英雄、天才創造歷史的傳統觀念,并把自己看成是發現真理、拯救人類的天才人物。傅立葉說:我一個人使3千年來的幻想和愚蠢化為烏有。圣西門認為自己是繼蘇格拉底后的第二個天才。他們從頭腦中想出各種救世良方,但因為不是立足于現實的物質基礎,這種方案越詳盡周密就越是陷入純粹的幻想。
他們從資產階級人性論出發,天真地認為:人類之所以走上邪路,只是因為人性被引到邪路上去了;人類一旦獲得天才人物理性的指導,就會復歸本性,跟隨天才人物一道實現變革社會的理想。因此,他們雖然實際上反映了早期無產者的要求和愿望,卻以救世主自居,要調和社會上各階級的矛盾沖突,懼怕階級斗爭,否定暴力革命,幻想通過典型示范進行宣傳,贏得統治者的幫助,實現理想社會。圣西門反復講法國大革命是血腥的、慘無人道的行為,使他“心碎”。他到處呼吁統治階級的當權人物采納他的方案,曾多次上書拿破侖乞求支持。傅立葉期待資本家出錢入股興辦他設計的法朗吉,曾為此廣告聲明每日中午十二點在家恭候投資者光臨。歐文去美洲苦心經營“新和諧”共產主義移居區的“實驗”達四年之久,還多次向維多利亞女王、沙皇等君主和美國總統發出呼吁,幻想得到他們的協助。然而空想家們幻想把自己頭腦中發明的美妙制度從外面強加于社會的試驗,一開始就注定要成為空想,因為他們沒有也不可能估計到階級斗爭這一根本問題。
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是與歷史的發展成反比的。在無產階級還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學說在理論上代表著早期無產者的利益和要求,他們的思想在許多方面都是革命的。但當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已經發展起來,特別是當無產階級已經有了自己科學的世界觀和革命的理論武器馬克思主義以后,歷史就宣告空想社會主義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壽終正寢。十九世紀中葉以后,某些三大空想家的學生們仍然堅持他們老師的過時學說,墮落為“反動的或保守的社會主義者”①的事實,生動地表明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局限性。例如,以巴扎爾和安凡丹為首的圣西門的信徒,在圣西門逝世以后新的歷史條件下,夸大歪曲圣西門關于銀行在“實業制度”下所起作用的思想,幻想通過資本主義的銀行信貸手段把資本主義生產組織起來。這種方案恰恰適應了當時資產階級擺脫經濟困難的需要,使“圣西門成了巴黎交易所的庇護天使,欺詐行為的先知,普遍營私舞弊的救世主”②,把具有進步歷史意義的圣西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變成維護資本統治的思想工具。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06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71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08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13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15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7頁。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12頁。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84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