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唐僧的干部政策
(現代人報社編,廣東旅游出版社出版,11.5萬字,1989年)
★這本書共收入55篇雜文。這些雜文,無論回顧過去,抑或前瞻未來,大多思辨性強,幽默味濃,尤其對現實生活富有強烈的針對性。作者敢切時弊,敢抒已見,揚美貶丑,暢快淋漓。全文全無“八股腔”,時有筆底波瀾,如珠妙語。
★論“哄抬”。以哄抬為業的先生們,何止慣于對個人的哄抬而已,他們還熱衷于對整個集體、整個地區、整個階層,以至整個階級進行慷慨而廉價的哄抬。
★節奏迫人。節奏這個詞,原來是音樂上的術語,現幾乎成為速度的代名詞了。
★盲窗。
★向林則徐學什么?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為堅持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惜丟官罷職以至“斷送老頭皮”,這是林則徐的精神,離開了這一點,光是看到林則徐銷鴉片贏得萬世流芳,就把什么東西包括多少還有用的東西拿來付之一炬,則未免舍本逐末,怕沒學到“點兒”上,林則徐不會承認這樣的“學生”的。
★從宋代俊杰的生活觀說到當代青年的風度。
梁山伯好漢,鐵叫子樂和,當初曾對行者武松說:“小人自來只愛三件事:一件,便是吹彈歌唱;一件,便是使槍弄棒;一件,便是結交英雄好漢?!边@是宋代俊杰們一種典型的生活態度。
如今,應如此,一是強烈地意識到了時代的腳步,有不被淘汰的緊迫感;二是體現著社會責任感,愿意為之盡職盡義務;三是希望自己對社會更有價值,希望顯露才華,對生活水平卻不過份看重。
★掛?!耙灰贡憋L緊”,大概是紅樓人物王熙鳳的名句罷。肉掛起來好吃,人掛起來難受,工作掛起來如何呢?請問。
★相驢的悲劇。
唐僧的“干部政策”。唐僧的幾個徒弟,就檔案材料來看都屬于有“嚴重的歷史問題”的人。大弟子孫悟空,乃天地間一塊頑石迸裂而出,出身身份不明。早年在天庭盜蟠桃、竊御酒、偷仙丹,大鬧天宮,犯有十惡不赦之罪,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關了五百年禁閉,是個“勞改釋放犯”。另兩個弟子,豬悟能和沙悟凈,雖然出身“紅五類”,在天庭任過“京官”,一是“天蓬元帥”,總督天河水兵,一是“卷簾大將”,效力御駕之前,可都犯過錯誤:悟能作風不正,酒后調戲嫦娥,犯“流氓罪”;悟凈蟠桃會上失手打碎玉玻璃盞,犯過玩忽職守罪。盡管他們都有歷史問題,但唐僧卻沒有嫌棄他們,而是只要你愿意保我去西天取經,我就既往不咎,一一收用不誤。
再說現實表現,幾個徒兒也多有“不軌之處”。悟空頂撞上級,悟能則“立場不穩”。(大膽使用,嚴加節制。)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敢不敢用人,會不會用人。
★詞匯的老生和新生。(P34)
★意味深長的思索。中國傳統的繪畫和書法,日本的茶道和插花,泰米爾的烹調,泰國的洛坤舞蹈,全都在固定的格式中體現著一種超然的靜態。一般說來,肉食動物是外向的、兇猛的、攻擊型的,而素食動物則是內向的、溫順的、保守型的。
★“?!钡膯⑹?。(3、14 159)
★物質文明沒有主義之分。
★稱呼問題。
★有粉別都往臉上擦。
★面壁與“破壁意識”。(P59)
★論何以衛星能夠上天,而隨地吐痰難以制止。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有人在一面新粉的白墻上寫道:“不準在墻上亂畫”。這當然是有權威的人士寫的。于是另一人不服,在那旁邊寫道:“你為什么畫?”是啊,命令人的人自己并沒有以身作則,這一問不能說沒有道理。另一人上來湊趣,在他們之下寫道:“你畫我也畫”,于是又一人寫道:“要畫都來畫!”那第一句話本來是意在禁止亂畫的,就因為它本身提示了此處可以畫,于是就鬧了個事與愿違!這就是說“徒令不足以自行”。
★析“精神上的缺點”。
★請柬、變相的“罰款通知單”。
★思與隨。
★謹防“信息污染”。
★難得不糊涂。
★請您來點幽默。
★要無愧于“鐵筆御史”。
(1996年元月21日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