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女兒在初入職場時,由于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因此經歷了一段為時不長的惶惑時期。她一開始只意識到自己要從一個學生變成一名員工了,從上學改成上班了,從交學費改成拿工資了,因而滿心歡喜,卻沒有設想過會遇到什么問題,或遇到問題時該怎么辦,以致她在進入職場時遇到了幾次小挫折便感到很不適應,甚至想過要逃避,想放棄工作繼續上學。有一天,她感嘆道:“我們公司怎么這么復雜呀?”我告訴她:“不是你們公司復雜,而是哪個公司都會是這樣,這就是職場。你有這樣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睆哪菚r起,我便開始把我對職場的感悟講給她聽。
首先,我對她說,初入職場的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以下3點。
(1)環境變了
第一是硬環境變了,原來是在學校,更多面對的是教室和圖書館;而現在是在職場,更多面對的是辦公室和會議室。第二是軟環境也變了,原來在學校感受的是校規和校訓,而在職場感受的是企業的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
(2)接觸的人變了
原來在學校接觸的是同學和老師,而在職場接觸的是同事和領導。同事與同學相比會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年齡不同、背景不同、經歷不同,甚至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都會有很大不同。同事比同學擁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專業知識以及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領導和老師相比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老師評判同學通常有相對統一的標準,而領導在評判下屬時通常有自己特有的尺度和角度。老師對你態度的好壞你可以不放在心上,但領導對你態度的好壞對你的發展至關重要。老師的水平體現在講課上,而領導的水平體現在管理上。
(3)接觸的事變了
原來在學校接觸最多的是老師留的作業,而在職場接觸最多的是項目或任務。相對作業而言,項目和任務更具有多樣性、復雜性、互動性和配合性。相比之下,在學校接觸的事情更多是自己可控可選的,往往是自己決定要做什么;而在職場中,很多事情是自己不可控的、不可選的,更多的是領導決定讓你做什么你就必須做什么。
由于初入職場時環境變了,接觸的人和事都變了,因此,你要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這些變化。為盡快適應這些變化且一開始就展現出較好的自己,你可以嘗試著努力做到以下5點。
(1)多請教
一定要抓住前兩年的時間和機會多請教,剛入職時,別人會認為你有很多東西不懂是正常的,如果你主動請教他們,他們會愿意幫助你。但是,一旦過了這段時間,如果你還有很多東西不知道,大家就會覺得你不夠好學、不夠勤奮、不夠進取,因此會給大家留下一個不太好的印象,從而影響你今后的發展。
(2)多模仿
不要想著剛入職就能勝任工作,或總想著標新立異。對于剛入職的人來說,如果在不了解很多情況的前提下就急于表現自己,很容易弄巧成拙。因此,要想早日勝任工作,或得到大家的認可,一定要多觀察、多模仿,爭取在充分掌握現有情況的基礎上再求改進、完善、創新和提高。我曾經給女兒講過這樣的例子:一個剛出道的歌手,要想讓人很快認可,他/她往往會先模仿名人,唱名人唱的歌;當經過一段時間被認可后,再加上自己的演繹和特色,很快就會形成自己的特點,直到被大眾認可。初入職場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還要記住,一定要花心思選好要模仿的對象,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起點的高低。
(3)工作主動積極
你對工作的態度是主動積極還是被動消極,很快就能被領導和周圍的人感覺到。一個人是主動積極的,還是被動消極的,有時自己并不十分清楚。不愿意做某件事情,可能會歸咎于其他客觀原因,而不是自己不努力,但在言談舉止間,往往會流露出一個人的心態。比如,主動積極的人總是會說“我決定去……”“讓我們再試試其他辦法”“我能……”等;相反,被動消極的人常常會說“我不得不……”,“我真的無能為力了”,“要是……就好了”等。通過觀察,我發現有激情的人往往工作主動積極。因此,先努力做一個有激情的人吧。
(4)認真對待批評
由于是初入職場,因此你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畢竟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很難立刻就能應用到實踐中,難免會做錯一些事情,難免會受到領導的批評。一旦遇到批評該怎么辦?記?。呵f不要覺得沒有面子,更不要灰心、沮喪。要把領導對你的批評當成是在幫你,你要把它變成一種推動你前進的動力。30年的職場經驗告訴我,如果你做錯了而領導沒有批評你,這不是件好事。因為你將永遠不知道你錯在哪兒,也不知道領導關注什么,也許還會失去以后發展的機會。同時,你不要以為領導不批評你是在給你留面子,其實有時候是因為領導對你失去信心了,也不愿再多說什么了。因此在這里順便提醒一下,你要學會感恩,感謝那些給過你批評和建議的領導。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在接受領導的批評之后,切忌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重復犯錯,后果是很嚴重的,它表明你的工作態度和能力都有問題。
(5)不計較個人得失
一定要愿意多做事情,并且不怕犧牲個人時間。你要把能多做事情當成是領導對你的信任,并千萬記?。翰慌露嘧?,就怕少做。多做多得機會,少做少得機會,不做沒有機會。如果你能夠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多做一點分內的事,那么它將使你擁有更多的后來居上的可能性。
回想起自己的經歷,盡管我年輕時的競爭沒有這么激烈,但我始終認為前兩年確實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記得自己在進入到一個新單位時是做雜志的編輯,正是因為前兩年自己比較努力,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了較好的印象,從此也為自己之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在6年之內經歷了3次晉升。這在當時是不多見的。
現在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我認為以上提到的一些觀點也同樣適用,女兒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正是因為前兩年的努力和磨煉,她成長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工作中能夠獨當一面。每當公司有新客戶時,在既要求預算不能超支,又要保證質量時,領導會首先想到她。每次女兒都不負眾望,較好地完成了任務,受到領導和客戶的好評。
這里我特別想說的是,無論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還是自己看到的,30年的經驗告訴我,你會因為這兩年從此與別人拉開差距(這種差距,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負的)。希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要緊緊抓住入職前兩年的關鍵時期,努力展現最好的自己,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說句非常直接的話,可能就是因為你前兩年的表現,已經決定了你今后將走什么路,包括是做管理還是做技術。